观察

党史题材影视作品的创新性表达——电影《1921》观摩研讨会在京举办(2)

  2021-06-12 18:23:06

  《1921》艺术地表现了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历史必然性,生动再现了成为建设新中国伟大开端的建党艰辛历程,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伟大影响,饱含深情地刻画出党的第一代革命先辈的伟大胸怀、崇高理想和英勇献身精神,歌颂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推动现代中国进步中的伟大贡献,并在正确历史观下表现出较大的艺术创造性。一是宏大性和人民性相融合。影片全景式表现了大历史、大背景、大事件、众多著名革命家和历史人物,对“五四”运动、《共产党宣言》翻译出版、“南陈北李”相约“开天辟地”、毛泽东在京沪湘的活动、京沪工人运动、成立人民出版社、共产国际帮助中共建党,以及国内外反动势力对革命活动的围捕等,都有全面的描写,历史大事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同时,影片内涵浸透了深厚的人民性。情节中虽然没有分量较大的人民角色,但影片始终有一种人民中心的精神视角。二是崇高性与平凡性、多样性相融合。影片充分讴歌了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李达等人在传播马克思主义、发起建党、开天辟地中的英雄性,讴歌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救国救民的奋勇精神。陈独秀、李大钊对发起建党的贡献,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革命的深刻理解,李达对《共产党宣言》出版的倾情投入,夫妇二人对一大召开的全力付出,都是影片的亮点。三是写实性和表意性、理想性相融合。影片在现实主义的底色和紧凑节奏中也有充分的人物内心和表意性的深入表现。如在法国国庆日一场戏,旅法的中国留学生与法国人民一起自由庆祝,同日在上海的毛泽东与法国人一起唱《马赛曲》,却遭到外国巡捕驱赶追打,毛泽东在奔跑中脑海浮现父亲曾经的追打,几组画面隐喻了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下对人的压迫,并成为毛泽东坚定投身中国革命的有力衬托。四是忠于史实与艺术创新相融合。作为重大革命历史片,影片的好看性有较大增强。历史片中加入了很多谍战类型片、文艺片和青春片的表现形式,产生了深厚、深情、快感多种审美感受同在的艺术体验。

 

 

 

 

  张德祥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在多条线索中清晰呈现历史横断面

 

  两个小时的电影要把建党这一重大事件呈现出来,需要聚焦、聚焦、再聚焦。由于从四面八方和国际国内的各个方面来展现,线索非常多,背景非常复杂,作为电影怎么聚焦,很难把握,对电影《1921》是个挑战。一是具有国际视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时只有13个人来参加会议、成立政党,这不仅仅是中国的事情,还是国际事件。影片中从马林到日本的线索,这些线索极大地增加了作品的历史性、真实性和客观性,电影把这些线索表达出来都是历史的细节,增加了历史的真实性,具有国际视野。二是事件的清晰性。13个代表聚集在这里开会,成立一个党组织。严格说来五四运动之后的中国,在各种思想的激荡下,人们为了自己的主义和信念,根据各自信仰的思想成立的政党组织可以说如雨后春笋。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在今天看来,它的伟大意义是随着历史的发展、在历史进程中愈发显示出伟大。《1921》以李达为中心辐射开来,他怎么给各地共产主义小组发开会的通知、联系开会的地址等等,开会的过程和事件的清晰性都在影片中得到完整交代。三是人物的清晰性。13个代表是因什么机缘来参加这个会议,很多代表都是基于共产主义学说和信仰,认为只有马克思主义才能解决中国的问题。当时镜头里表现法国国庆,在上海租界里的中国人不能进去,这块土地到底是中国人的还是外国人的,这些镜头也清晰表达了中国当时的处境。

 

 

  胡智锋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高校影视学会会长,北京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

  2021鲜活时代气息下的《1921》

 

  《1921》是2021的《1921》,它符合当下浓烈的时代气质,既有广阔的国际视野,又有发自内心的中国自信、历史自信、文化自信。有三个感受比较突出。一是青春感。一批浪漫的年轻人给我们带来扑面而来的青春气息,整个银幕充斥洋溢着浪漫的青春气息。二十来岁的一批年轻人,最小的还不到20岁,我们感受到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激情,对拯救中国的激情,对社会底层受苦受难的中国人那种关怀温情,以及他们凑在一起勾肩搭背的友情。毛泽东、李达、王会悟等等,激情、温情、友情和爱情串在一起。这不是青春是什么?只有青春才洋溢着这么浓烈的各种情感,同时与拯救国家、拯救人类、拯救穷苦人的豪迈情感交织在一起。二是时尚感。影片把上海这一国际大都市作为大背景,当时摩登上海的空间、感觉和时尚,让观众都感受到了。这种时尚感从王会悟的旗袍到张国焘的五四青年服,一把油纸伞、一条红船,以及营造出来的各种氛围、大小场景,都充斥着年轻人对世界的关怀,既青春又时尚。三是生活质感和历史质感。这个片子大到大上海的搭建、十里洋场商业街区、川流不息的人群,小到一副眼镜、一本书、一把梳子、一把伞、一个布包,每一个细节,包括每个人穿的衣服,都充分还原了当时的生活质感和历史质感,由此可见主创下了很大功夫。影片尽管是群像塑造,但还是凸显了会议召集人李达,给我们印象中的书生李达形象加入了青春、时尚和历史生活的质感,赋予了更多活力。

 

 

  饶曙光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

  为党的百年华诞唱响礼赞之歌

 

  作为献礼建党100周年的历史剧情电影,《1921》以微观视角介入宏观讲述,对1921年建党前后社会历史进行“横截面”式回顾,讲述了首批共产党人在风雨如磐中担起了救亡图存重任、让中国革命前途焕然一新的故事。同时将悬念叙事与证据叙事相嫁接,对都市景观与宏大场面进行复原,探索主旋律的类型化之路,挖掘主旋律的吸引力和魅力,从而革新了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的创作惯例,实现了革命历史题材创作的创新性表达。一是宏观与微观视角:构建差异化的建党图景。首次将“微观”叙述视角提升到与“史诗式”的宏大叙述同等的地位,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这种宏大、全景视野中“小处落笔”的微观视角,高度浓缩地展现建党历程,既避免了“建党”题材作品的雷同化表达,又使其得以与经典作品相互补充,形成巧妙的互文叙事。二是悬念与正剧叙事:探索主旋律的类型化。创作团队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将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文献价值和史学价值置于本位,从文献资料中挖掘到适宜进行艺术化处理、类型化改造的真实事件。三是都市景观与宏大场面:发掘主旋律的吸引力。《1921》在视觉呈现上也颇有特色,其对老上海都市景观的完美复建,对历史事件“大场面”的生动再现,皆源于创作团队对无数细节的严谨把控和对真实历史质感的追求,而这份执着亦在作品最终呈现的艺术效果中得到回报。《1921》创新性表达的直接目的是为了当下的纪念,在时代新征程的重要历史节点上,为党的百年华诞唱响礼赞之歌。

 

 

 

 

  李舫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一届理事、人民日报海外版副总编辑 

  以“横截面”的电影视角高度浓缩地展现建党历程

 

  一是历史逻辑。沸腾的热血、激荡的青春、昂扬的斗志、坚定的信念,光影淋漓间,一个又一个场景还原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的风云变幻。《1921》讲述的是,1921年的上海,租界林立,局势剑拔弩张。13位来自五湖四海的热血青年,从民族危亡的困境出发,将青春理想化作救国救民、寻求真理的信念,突破国际各股复杂势力的监控和追踪,在上海共聚,在陈独秀、李大钊的领导和推进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宣告这个改变了亿万国民前途命运的政党正式成立,自此中国历史进入了新篇章。二是信仰逻辑。初心在萌芽,信念在激荡。《1921》显然并不只是想简单将中共一大这个大会召开搬上银幕,而是将中国共产党成立放在前前后后诸多历史事件以及时代背景中,告诉观众为什么电影中的主人公们最终会做出开创性的决定,他们是怀着怎样的一种心情和梦想,又遭遇了怎样的磨难和考验。三是美学逻辑。1921年,13位中共一大代表的平均年龄是28岁,正处在风华正茂、青春无畏的年纪,这部影片正是从“青春”两个字着手,演绎1921年的“青春实力派”。这些在中国历史上彪炳千秋的杰出人物其实在当时都非常年轻——多数都是二三十岁。可以说,他们都是19世纪末到20世纪之交的“90后”和“00后”,正是这样一群青年人在民族面临危机之时奋起反抗,书写了中华民族的辉煌篇章。

 

 

戴清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

影像叙事的充分表达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