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大运河怎么在年轻人中火起来了?

张馨予  2023-11-20 15:49:37

创作电视剧《运河边的人们》之前,编剧马继红从杭州一路北上至北京通州,把大运河走了一遍。在采访了100多人之后,她发现,人们讲的最多的是运河的变迁。

 

“他们告诉我,过去被污染的河水是怎么变清的,过去脏乱差的环境是怎么变美的,过去萧条的运河周边的街景是怎么变得繁荣起来的,过去被岁月淹没的历史遗迹是怎么重新焕发了光彩。”在11月13日举办的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以下简称“2023京杭对话暨运河文化节”)开幕式·主论坛上,马继红说,“什么是人民的运河呢?从这些老百姓幸福的笑颜中,我认为这是最好的诠释。”

 

 

京杭大运河(局部)。图/视觉中国

 

2019年至今,“京杭对话”活动已成功举办三届。2023京杭对话暨运河文化节以“传承运河文化、赋能美好生活”为主题,由北京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浙江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杭州市人民政府、中国新闻社、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五方合作机制”共同主办。

 

开幕式上,北京、浙江、天津、河北等地分别介绍了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也互相分享着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建设经验。2023京杭对话暨运河文化节还聚焦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成果,围绕运河发展变迁、百姓美好生活等多个维度,策划推出了11项主题活动。如何让大运河文化浸入当代生活,如何让大运河流行起来,是题中之义。

 

事实上,随着2014年大运河申遗成功,再到2019年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提出和建设,无论是大运河、运河沿线的城市,还是运河沿线人们的生活,都发生了极大的改变。

 

 

11月13日,2023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京杭对话暨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开幕式·主论坛在北京举行。参与启动仪式的嘉宾代表: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左四),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承(右三),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蕾(左三),河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政(右二),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左二),杭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海峰(右一),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执行副主席、扬州市副市长刘流(左一)。摄影/本刊记者 韩海丹

 

各地合作下的保护、传承和利用

 

纵贯中国东中部地区的大运河,是世界上沿用时间最久、规模最大的一条人工运河。大运河由隋唐大运河、京杭大运河、浙东运河三条运河组成,最早的河段开凿于2500年前,全长3200公里,沿途经过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安徽、河南、江苏、浙江8个省级行政区,沟通了五大水系。

 

《中国大运河申遗文本》这样描述大运河的价值:大运河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为确保粮食运输(漕运)安全,以达到稳定政权、维持王朝统一的目的,由国家投资开凿和管理的巨大工程体系。它实现了在广大国土范围内南北资源和物产的大跨度调配,沟通了国家的政治中心与经济中心,促进了不同地域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在国家统一、政权稳定、经济繁荣、文化交流和科技发展等发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1世纪以来,大运河借助世界文化遗产申报与保护,以及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的提出和建设,重新焕发出生机。

 

2014年6月,大运河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北京城市副中心时明确提出:“通州有不少历史文化遗产,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2019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强化了大运河文化保护和传承的顶层设计。

 

正是在《规划纲要》出台的背景下,2019年12月,北京市委宣传部、浙江省委宣传部、杭州市政府、中国新闻社共同创建“京杭对话系列活动”,推动大运河沿岸城市建设,助推包括金融、文化旅游在内的多领域、多项产业成果落地。

 

到了2020年,“京杭对话”从四方参与推动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升级为五方合作机制,世界运河历史文化城市合作组织(WCCO)加入其中。

 

今年的“京杭对话”持续扩大对话“朋友圈”,除了首次与北京(国际)运河文化节合并举办,还联络天津、河北等地协同参与,让天津、河北等相关省市展现中国大运河文化带保护传承利用的津冀成果。

 

北京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莫高义在开幕式上提到,北京是运河漂来的北京城,现在北京作为伟大祖国的首都,又是全国文化中心,在运河文化带建设方面既要充分的学习吸收浙江、天津、河北各地在运河文化建设领域保护的经验,同时,也要进一步发掘好、挖掘好、保护好、利用好运河文化资源。

 

随着“京杭对话”邀请天津、河北首次共同参与,莫高义指出,希望各方把“京杭对话”作为合作共建推动发展的务实平台,发挥政策引领作用,促成更多重点项目落地,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

 

浙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赵承指出,大运河是历史之河、时代之河、未来之河、人民之河,并提出浙江将实施“历史文脉赓续行动”,全面深化与大运河沿线省市的深度合作,“相信以对话活动为契机,运河沿线省市进一步携手,在文化交流、项目对接、人才培育等方面持续深化合作,让运河文化赋能人民群众美好生活”。

 

中国新闻社在大运河沿线省市拥有诸多分社,开幕式上,中国新闻社社长陈陆军提到,大运河是一条复苏之河,大运河沿线八省市,曾经“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如今也深刻影响着中国经济发展的格局。今年以来,运河沿线城市文旅产业强劲复苏,京津冀地区也因为一脉运河水,成为引领复苏的活力引擎。

 

“大运河文化是流通的文化,对内凝聚共识,向外融汇东西”,陈陆军说,讲好大运河故事,不只是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应有之义,也是讲好中国故事,打造文化符号,展现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

 

从被遗忘到被擦亮

 

尽管对于大运河的保护和对于运河文化的传承,如今已成为共识,但大运河作为中华文明的标志性工程,其实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埋进了历史的缝隙。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在《六千里运河二十一座城》一书中提到,如韩愈所说“骈死于槽枥之间”,大运河在20世纪日益式微,甚至于走向了遗忘。

 

扬州市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姜师立曾任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副主任,参与了大运河申遗全过程,他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2006年全国政协组织了一次为期10天的京杭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次年12月,全国政协在郑州再次启动隋唐大运河考察活动,考察团在考察中发现,大运河沿线的破坏非常严重,不同河段被破坏的情况则有所不同。

 

在运河不通航的河段,会出现对河道的占用和破坏,文化遗址被挖掘,生态环境也出现严重污染,“有的地方的河道几乎都被破坏,河道边上建了房子,还有的地方的废弃河道里都是垃圾,人都进不去”,姜师立说。而在运河通航的河段,虽然运河总体保存得要好一些,但出现了因过度开发带来的对文化遗产的破坏。

 

大运河之所以被遗忘和被破坏,一定程度上是历史发展演变中的无可奈何。

 

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漕运的辉煌时刻,运河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力持续增强,但到了清朝末年,漕运和运河双双走向了彻底的没落。

 

运河的衰落是多种因素叠加导致的。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院长郑民德对《中国新闻周刊》说,清末,黄河对运河的冲击不断加大,同时由于战乱频繁,国库开支庞大,没有足够的资金去整顿和维修运河,运河的败坏因此越来越严重。与此同时,随着津浦铁路修建、西方轮船的传入,以及北京地区商品粮市场的逐渐发展,从遥远的江南地区运粮到北京显得不再必要,因此清政府减少了这种长距离、大规模的运输活动,中国传统漕运逐渐走向了没落。而清政府对于运河的管理、维护也随之懈怠,特别是光绪末年,河道总督裁撤,漕运总督裁撤,管河官员裁撤,对运河的管理由国家管理变为了地方管理,运河的国家性和政治性也被削弱。

 

聊城大学运河学研究院副教授胡梦飞说,伴随着21世纪初提出中国大运河申遗,申遗过程中以及申遗成功以来,沿运各地普遍加大了对运河遗产保护的重视程度。

 

具体来看,运河沿线的各个省市都围绕运河河道水污染治理、水环境整治、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利用等方面,编制了相应的计划,推进对运河的全面保护。

 

2019年5月和7月,大运河文化带和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相继提出并快速推进。郑民德指出,过去,对于运河的保护、传承、利用没有一个整体的规划和设计,也没有相应的文件和规章制度。但是现在,因为有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有了国家文化公园相关法律法规政策的出台,各个地方对于运河的重视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各项制度和管理程序也更加完善。

 

如今,运河沿线的景观已经与20年前大不一样。

 

扬州三湾片区的改变,在运河沿线格外瞩目。古运河扬州段是大运河最古老的一段,而位于扬州市区南部古运河畔的三湾片区,是天然的生态湿地和重要的水工遗产。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这里被规划为扬州城市东南工业区,集聚了农药厂、制药厂、染化厂、水泥厂等80多家企业,致使古运河水质不断恶化,空气质量大幅下降,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垃圾成堆,污水四溢。

 

2010年初,扬州市委市政府将规划建设三湾湿地公园工程确定为改善扬州东南片区生态环境的重要民生工程,三湾片区的环境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由此推进。扬州市广陵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截至2022年11月,三湾聚焦污染治理、生态保护修复、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累计投入60多亿元。

 

2017年9月,三湾生态文化公园建成对外开放,从脏乱差地块成为“城市之肾”。2019年,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被列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江苏段)建设规划》首批核心展示园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建筑大师张锦秋经多方比选后,决定将中国大运河博物馆选址三湾公园。现在,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已经成为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重要地标工程。

 

通州是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过去20年,大运河北京通州段同样发生了极大的变化。

 

通州区文物管理所工会主席、北京大运河文化研究会会员任德永此前曾担任通州一所小学历史学科的老师。2000年左右,任德永作为老师带着来自北京各区的大运河考察团的学生到通州,到了通州北关,隔着很远,孩子们就闻到运河难闻的味道,一个个拔腿就跑。

 

北运河位于京杭大运河北段,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它污染最严重的时候。通州区水务局副局长刘振锋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北运河从清末就不再具备漕运功能,成为了北京的一条排水河,承接了北京90%以上的排水,城市的污水、雨水和洪水都往北运河排放,“那时候水体和酱油一个颜色,味道也不好,蛤蟆进去都得憋三口气上来”。

 

2000年前后至今,北运河分阶段开展了多次治理行动。2004年5月,北京市水务局成立,北运河管理处由工程治河转为生态治水,在北京市水务局的统一部署下,昌平段率先在支流入河口建设污水处理厂,同期,北运河上的北关分洪枢纽等三四类病险闸先后进行了提升改造。2013年起,北京市水务局连续实施三个“城乡水环境治理三年行动”,其中北运河流域是污水治理的“主战场”。

 

刘振锋说,现在,北运河的水质已经从劣V类提升至Ⅳ类,“在上游来水少、没怎么下雨、有风的天气,(水质)有时可以达到III类”。

 

除了运河水质的提升,运河的通航在通州也是一件大事。2019年10月,京杭大运河通州城市段11.4公里河道正式实现旅游通航;2021年6月,京杭大运河北京段通航;2022年4月,京杭大运河全线水流贯通;2022年6月,大运河京冀段62公里实现全线通航。

 

实现运河的通航,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工程。以2021年京杭大运河北京段实现旅游通航为例,刘振锋说,这中间做了许多项工作。首先是由水务部门疏挖河道,主槽从90米疏挖到140~180米;其次治理河道,一个是解决防洪的问题,一个是解决船的航务问题,为此要疏挖河道,后挖主槽,堤防加高;再其次,要对两岸景观进行提升,包括建设沿线的巡河步道和绿化工程,也做了一些麦田的景观;另外,还要对甘棠闸、榆林庄闸、武窑桥等节点进行改造;最后,还建设了儒林码头、和合驿码头两座临时码头。

 

“河道有水,才能叫运河”,坐在运河游船上,任德永瞬时感受到了和古人的连接,想到明清时期,人们是如何乘船一路北上,一回首,望见了通州的燃灯塔——如同清代诗人王维珍所写,“无恙蒲帆新雨后,一枝塔影认通州”。


大运河,融入生活

 

美物、美景、美食……“京杭对话”活动现场,由“五方合作机制”联合推出、中国新闻周刊出版的《中国大运河生活图鉴》发布了。这是国内首本以生活方式呈现的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图鉴,串联了京杭大运河沿线20座城市8大板块的128个特色单项,既有天津的泥人张、苏州的苏绣,也有北京的三庙一塔、杭州的拱宸邀月,还有嘉兴的鲜肉粽子和扬州的蟹粉狮子头。

 

 

《中国大运河生活图鉴》封面。

 

贯通南北的运河,从来不只是扮演运输物资的角色。围绕着运河,还形成了独特的运河生活方式和独特的运河文化,它影响着运河边生活的人们。

 

在姜师立看来,大运河是国家的精神纽带,“我们的国土被自然河流分割成一块一块的,这种地理特性,很容易造成地方划河而治、划江而治。正是因为运河的开凿,联系了不同地区的人民,除了带来经济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带来了文化的交流”。

 

大运河对于沿线城市文化的沟通和交流体现在许多方面。胡梦飞指出,大运河对中国古代社会的戏曲、文学、饮食、民风民俗等都有着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饮食文化的交流,是运河文化交流中十分显性的一部分。姜师立说,很长一段时间里,南方人的主食是水稻,北方人的主食是小麦。隋唐到宋代,因为运河的开通,小麦在南方广泛种植,北方人食用稻米也越来越普遍。到了元大都时期,大米还经由运河从江南入京,因此大都居民的食物构成中,稻米占有较大比例。

 

许多地方美食通过大运河的沟通,在全国变得家喻户晓。郑民德举了德州扒鸡的例子:康熙年间,一个烧鸡的手艺人总会在德州的码头叫卖烧鸡,卖给运河上南北航行的商人,因为味道好,德州扒鸡的知名度通过在运河沿线传播开来,甚至传到了京城,最后作为贡品进入了宫中。

 

在胡梦飞看来,北京是运河沿线遗产保护工作开展得很好的城市之一,“主要是文化挖掘和文旅融合做得好,把运河文化融入到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和百姓的日常生活”。

 

考古调查与文物保护工作,是文化挖掘的基础。根据北京市文物局提供的数据,2020年以来,北京市文物局组织在大运河沿线七区开展重要点段考古调查,共开展考古勘探项目669项,勘探面积约4754万平方米,发掘项目311项,发掘面积约32.1万平方米。此外,北京市文物局持续推进古迹修缮,共实施禄米仓修缮、万宁桥“减负”等文物保护工程229项,总投入达12.7亿元。

 

博物馆作为人类文明的高度浓缩,也是大运河文化展示与传播的重要载体。目前,北京大运河沿线七区共有备案博物馆169家,今年年底,北京大运河博物馆将对公众开放,展陈方案设计已基本完成,上展文物约6000件套。

 

在文化挖掘和文旅项目的融合方面,位于北京通州的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例子。北京现有9家5A级景区,全部位于北京中轴线上及中轴线以西,中轴线以东则没有5A级景区。近几年,北京城市副中心在全面加快大运河国家5A级景区的创建。

 

通州区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在推进大运河国家5A级景区创建的过程中,首先是对景区进行了整合,现在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由四个部分联合组成,包括燃灯塔及周边古建筑区域(三庙一塔景区)、西海子公园、运河公园和大运河森林公园。其次,通州区对三庙一塔区域进行了整体的提升改造,对三庙一塔进行了翻新,还做了一系列的项目和数字化展陈设计,向游客提供了包括非遗传习所等在内的文旅项目。

 

挖掘文化IP对于传播大运河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久前的第19届杭州亚运会上,大运河元素随处可见,其中吉祥物“宸宸”的原型就是杭州拱宸桥。杭州通过挖掘运河IP,将运河美学凝结为和世界交流的符号。

 

 

北京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之一的“文化粮仓”北京艺术中心,于10月26日竣工验收。图/视觉中国

 

 

人们在中国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图片展观看作品。摄影/北京对外文化交流中心 屈伯崴

 

 

5月17日,游客在扬州中国大运河博物馆内参观。图/中新

 

过去,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没有文化IP,在大运河国家5A级景区创建时,通州区对整个景区的文化基因进行了整体提取,并将文化IP以文创产品、景观小品的形式呈现在景区里。

 

为了挖掘能够代表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文化IP,通州区在2021年聘请了高校的研究团队,由教授带着研究生,既从文献中挖掘,也来到通州大运河沿线,通过“地毯式”的搜索各种运河元素。几个月之后,团队得出了一个包括一千多个图谱的“灵感库”,其中的图谱来自运河边的古建筑、古桥、植物、动物等各个方面,并建立了一个IP体系。

 

最终,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选择镇水兽作为IP形象,围绕其设计了文创产品。除了镇水兽,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内的各类标识系统也根据新建的IP体系更新,例如景区内的标识牌大量使用了皇木元素——故宫博物院原院长单霁翔常说“紫禁城是大运河上漂来的”,因为宫殿的皇木皆来自大运河沿线,“皇木”也因此成为一个浓缩了北京与大运河文化连接的符号。

 

除了各种文化IP,通州也开始出现更多真正能让游客“身处其中”的体验。2023年,大运河北京通州段上的运河游船夜航就在年轻人中火了一把。

 

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内的游船串联了整个景区,共规划有8条航线,航线最长为12公里。原本游船一天仅有4班,只有在重要的节假日和周末才有夜航。今年以来,景区内的游船增加至每天7班,其中晚上增加了3班夜航。

 

北京大运河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是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的运营主体,该公司总经理栾笑天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运河游船日航的受众主要是老年人和家庭游客,开设常态化夜航之后,受众群体显著年轻了,公司也因此开设了游船剧场和游船音乐会场,在游船上实现音乐、曲艺的演绎,满足年轻人的需要。2023年至今,整个景区的游船收入达到1000万元左右,“是运河游船开航以来最好的一年”。

 

而从去年以来受到瞩目的大运河京冀段62公里旅游通航,目前仍处于试运行阶段,还未形成成熟的旅游航线。

 

栾笑天说,大运河京冀段航线,从通州的码头驶到河北香河的码头,单程就达到3.5小时,目前景区的船只只能进行单程航行,游客要么需要等待游船在香河补给,要么需要在香河换船。此外,船只的体量还不支持开发更多业态,例如还难以实现餐饮配套和演艺配套,这种情况下,游客或许会认为3.5小时的航程较为单调。

 

“大运河京冀段通航没问题,但旅游的保障条件还需进一步提升。”栾笑天说,明年将有新船下水,新船将更适应长航线的运营。

 

城市因运河而兴

 

正如刘士林在《六千里运河二十一座城》一书中所说,大运河与沿岸城市是一体同胞、唇齿相依的。许多城市的命运,与大运河的兴衰紧密联系在一起。

 

“历史上,大运河沿线城市多因运河畅通而繁荣,也因运河断流而衰落。”胡梦飞说,诸如天津、临清、济宁、淮安、扬州等城市,都是在元明清时期京杭大运河全线畅通时迅速发展,形成中国东部经济发达的城市群。

 

到了现代,即便大运河的传统功能逐步衰弱,但大运河对于沿线城市仍在持续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

 

北京城市副中心的建设,在其中尤为典型。“通州作为京杭大运河的北起点,因河得名、缘水而兴,自古就是人文荟萃的水陆都会和商贸重镇。运河流淌到今天,同步见证了通州由北京市远郊区向北京城市副中心蝶变升级的过程。”在今年“京杭对话”活动的现场,北京市通州区委书记孟景伟提到,2016年,中央政治局会议作出建设通州北京城市副中心的战略部署,几年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全面聚焦、全力支持下,通州区委区政府坚持“一年一个节点,每年都有新变化”。特别是围绕打造“文脉之带、生态之带、民生之带、发展之带”的要求,持续深化拓展“大运河文化+”系列品牌,引领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3年底,历时4年建设的城市副中心三大建筑即将投入使用,包括“文化粮仓”北京艺术中心、“运河之舟”大运河博物馆和“森林书苑”北京城市图书馆,它们也将成为城市副中心的文化新地标。

 

除了文化地标,运河两岸,运河商务区的楼宇也拔地而起。《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提出,运河商务区是承载中心城区商务功能疏解的重要载体,建成以金融创新、互联网产业、高端服务为重点的综合功能片区,集中承载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金融功能。

 

运河商务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对《中国新闻周刊》说,运河商务区对于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截至今年10月底,运河商务区共有注册企业22944家,其中总部企业48家,金融企业295家,高新企业118家,上市企业2家,专精特新企业23家。今年1~10月,运河商务区形成税收51.97亿元,占全区税收总额20.2%。

 

在京津冀三地深化合作的背景下,运河发展不断迎来新的机遇。2023年1月,经京津冀三地通过的《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正式实施,三地将统筹大运河及沿线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特色小镇等文化资源,构建跨区域文化遗产连片、成线整体保护体系。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当时指出,对于运河通航,三地也将深化北运河通航河段旅游合作,稳妥推进其他适宜河段旅游通航。

 

与此同时,围绕对于大运河文化的保护传承利用,京津冀三地的协同发展也正得到推动。在京杭对话活动的现场,天津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沈蕾提到,希望以本届对话活动为契机,更好地融入“五方合作机制”,学习借鉴先进的经验做法,会同北京市、河北省进一步完善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协调机制,“创新合作方式,拓宽合作领域,不断增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文化驱动力”。

 

发于2023.11.20总第1117期《中国新闻周刊》杂志

杂志标题:大运河如何赋能美好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