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月校长在开教师大会时说,明年应该有一部分教师要转岗,要大家提前做好准备。”湖北某地一位小学教师告诉中国新闻周刊,现在她所在学校透露的风声是,可能会转岗到当地初中。
而部分小学教师在今年已经完成转岗。“目前已经转岗到我们当地的事业单位,比当老师时工资低了1000多元,但比原来当‘班主任’轻松不少。不过原来是教师中级职称,转新单位后在定级方面,被定为管理序列的最低一等。”有完成转岗到当地事业单位的小学教师表示。
最近,多地小学教师开始出现转岗的情况,主要包括湖南、山东、福建、江西等省份的部分县城。多地此轮小学教师转岗的去向,多为当地的中学或事业单位,不少地方将小学教师转岗至初中甚至高中任教,因此也引发一些争议。业内专家指出,在此轮小学教师的转岗过程中,需要做好相关过渡工作。
学校的操场跑道 图/视觉中国
多地小学教师迎转岗
今年9月中旬,在红网“问政湖南”栏目,对于网友关注的新化县中小学教师转岗分流政策,湖南新化县教育局予以回应。
新化县教育局介绍:对富余的小学教师,新化县已经着手分流,即一部分外地籍教师调至外县市工作,一部分取得初、高中教师资格证的小学教师转岗至初、高中任教。同时,县里正在研究小学教师分流转岗到其他事业单位的政策。待政策研究出台后,将适时告知各中小学校。
和湖南新化县类似,多地此轮小学教师转岗的去向,多为当地的中学或者事业单位。
比如,今年8月,福建省龙岩市长汀县发布《2025年长汀县遴选小学教师到初中学校任教的公告》称:“为促进我县教师资源的合理配置,解决中学扩容后师资紧缺问题,保障全县中学正常教学需求,结合我县实际情况,经研究,决定遴选小学教师到初中学校任教。”
同月,江西省丰城市发布《丰城市2025年从农村小学转岗教师到农村中学任教公告》提到:“为深挖内部潜能,高效使用现有教育资源,化解农村小学师资富余而农村中学师资不足的矛盾,现就我市2025年从农村小学转岗教师到农村中学任教事宜公告。”
除了转岗到初中,有的地方还将小学教师转岗到当地高中。比如,今年8月中旬,山东省临沭县举办了小学、初中教师转岗高中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培训。这些被培训的小学或初中任课教师,在今年秋季学期,登上了高中讲台。
不过,将小学教师直接转岗到高中,也引发一些争议,尽管临沭教育部门对外表示,这些即将转岗到高中去教学的小学老师,都有可以从事高中阶段教学的教师资格证。
除了转岗到中学,部分地方还将小学教师转岗到事业单位。比如今年8月初,湖南省衡阳县教育局发布公告称,根据《关于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流动调配工作的意见》文件有关规定和解决我县教育系统人编矛盾突出问题的需要,现面向全县在编在岗中小学校教师公开选调230人,进入县直和乡镇所属事业单位工作。
需避免优质师资流失
值得关注的是,目前出现小学教师转岗政策的地方,多为县城,小学生源数量下降被认为是此轮转岗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如,新化县教育局给出的公开回应就称,此次出现小学教师转岗的原因在于“因近年来出生人口急剧减少,小学生入学人数下降较快,导致小学教师略有富余”。
根据当地官方数据,2024年,新化县的常住人口为114.23万人,在一年前的2023年,新化县的常住人口则为115.02万人。
当地公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新化县376所普通小学招生1.34万人,在校生10.73万人,毕业生2.18万人。而2023年,新化县383所普通小学招生1.62万人,在校生11.79万人,毕业生2.34万人。
“最近几年,家长普遍越来越重视教育,学校生源开始不断减少,不少原本应在县城上学的生源,都到市里上小学。”中部省份某县一位小学教师向中国新闻周刊坦言。在她看来,这些家长比较担忧县中的教学质量,所以从上小学就开始布局让孩子到市里接受更好的教育。
在中国教育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看来,此轮小学教师转岗也与当前教师编制数量没有及时调整相关。
“需要注意的是,编制机构需要根据新的情况调整编制。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教师的编制,是在多年以前制定的,根据的也是当时的情况,现在相关机构应及时调整中小学教师编制,特别是根据农村地区的情况来调整,过去的编制数量已经不适合现在出现的新情况。”储朝晖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马亮看来,出生人口减少带来的生源减少和师资需求下降,可能是当下和未来新的发展趋势。他提到,未来还可能陆续出现初中、高中乃至大学的师资过剩问题。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也会让学校的师资需求降低,叠加效应会更加明显。这也反映出不少地区的政策适应和调整‘慢半拍’。在预见到人口减少的情况下,如果依然按照过去的刚性计划招聘师资,师资供求矛盾可能加剧。”马亮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
在不少业内专家看来,此轮小学教师的转岗,需要注意避免优质教师资源的流失。
在储朝晖看来,要避免把优秀的小学教师都转岗到其他单位。他说:“能教初高中的教师,在小学教师群体里是比较优秀的,另一部分能转到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的教师情况类似。各地在具体操作时候,一定要注意留住优秀老师。特别是对于小学而言,一旦最优秀的教师大部分转走了,这一环节的基础教育可能会变得越来越薄弱。”
“小班化”教学可行吗?
“与其让小学教师转岗到其他部门,为什么不实行‘小班化’教学模式?这样教师可以不用转岗,学校的教学质量也可以得到提升。”在社交媒体上,有网友发出这样的疑问。
在马亮看来,小班化是公共教育服务的发展趋势,也可以结合目前师资过剩的背景适时推进。他认为,中小学教育存在一个最优师生比的标准,师生比高会导致教育成本过高,过低带来的大班化教学不利于因材施教。过去中小学教育因为师资紧缺而普遍大班化,现在则可以考虑小班化,逐步达到最优规模。
“多余的小学教师无论分流还是转岗,依然是留在事业单位编制,所以从人头费来看,推进‘小班化’带来的财政压力不大。”他说。
目前,国内已经有部分地区开始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比如2025年秋学期起,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在解放路小学、焦溪小学、博爱教育集团丽华校区和晋陵小学4所学校的一年级启动“小班化”教学试点,将班额严格控制在35人以内。
但有教育行业内人士坦言,“小班化”教学不是每个班级简单的人数增减,而是对学校课程体系、教学组织、教学方式等的根本性变革。
储朝晖直言,目前已经存在不少规模较大的“超级小学”,可能无法很好地适应“小班化”教学的模式。在他看来,从未来发展趋势看,小班、小校将是一个常态的模式。“现在,有些地方出现一些非理性的‘巨型学校’,很难做到高质量教学。”不过,他也坦言:“对于习惯现有教学模式的学校而言,探索‘小班化’教学模式,还需要一个过程。”
记者:赵越
编辑:孙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