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国际家庭日,专家提醒有爱的家庭是孕产妇心理健康的“避风港”

崔兴毅  2025-05-16 15:23:36

5月15日是“国际家庭日”,对于新家庭来说,拥有一个健康的孩子是大多数家庭的共同心愿。然而多种多样的遗传病、罕见病,让许多家庭本应幸福的时刻蒙上阴影。中华医学会遗传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复旦大学出生缺陷研究中心副主任马端介绍,目前已知与基因异常相关的疾病有15629种,大多数属于罕见病,相对常见的有近百种。遗传病出现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可能是下一代遗传了父母亲的遗传缺陷,另一种可能是在胚胎或者胎儿发育过程中,受到了体内或者体外不良环境的影响。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孕育与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协和医院妇产科生殖中心教授邓成艳介绍,让孩子更健康,试孕前准父母除了要做好身体方面的准备外,还可以去医院进行相关咨询,医生通过详细询问包括是否为近亲婚配、是否有反复流产史以及可影响生殖健康的慢性疾病、药物服用等等,必要时还需请遗传学专家进行遗传咨询,尽可能降低出生缺陷的发生风险。遇到超重的病人可能还需要减重,以降低妊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另外,高龄和反复流产的妇女,也可以通过植入前胚胎遗传学筛查技术,选择染色体正常胚胎进行移植,以提高妊娠的成功率。如果发现丈夫或妻子有单基因遗传病,亦可以采用植入前胚胎遗传学诊断技术,筛选不携带致病基因的胚胎来植入子宫,从而阻断遗传病在家族中的传播。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育龄期女性对于怀孕生子存在焦虑。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孕育与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西北妇女儿童医院生殖医学中心主任师娟子表示,抑郁的情绪也会影响子代的健康,怀孕不只是女性的事,要从多途径、多平台传播男性孕育的健康知识,强调生育健康是夫妻双方共同的责任,这不仅是个别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应该给予的支持。

 

“产后抑郁离我们并不远。在目前国家的统计中,大约有15%-20%的人可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产后抑郁。”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孕育与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妇产医院围产医学部副主任邹丽颖教授表示,生子后身份转变、激素水平的改变,工作压力等因素都会引起产后抑郁。面对这些潜在的负面情绪,孕产妇要敢于表达,及时就医。最重要的是,家庭成员要给予更多的关爱,尤其是丈夫要理解妻子。

 

打造有爱的家庭,让家庭成为孕产妇心理健康的“避风港”,需要所有家庭成员的共同努力,也离不开科学的治疗方式。近年来,音乐治疗等艺术疗法也逐渐在心理治疗中被重视,对此,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孕育与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教授黄国宁建议,医生除了医学治疗,还要关注患者情绪,“医生不只是在治病,在日常也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有时也可以建议患者多听听音乐。

 

“好的音乐能带来情绪改善,不同作品给人不同美感;音乐会带来你情绪上的共鸣,帮助多巴胺的释放,这些会使得人的情绪变得平稳或积极起来。在国际家庭日,新婚夫妇到家不妨也放一首钢琴曲,营造和谐美满的家庭氛围。”黄国宁说。

 

来源:光明日报客户端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