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宝安:重识深圳母城

吕雪良  2023-09-27 11:20:05

从经济特区到粤港澳大湾区,宝安作为“先发地”,一直发挥着“核心引领”作用

1979年8月以前,深圳是宝安县下辖的一个乡镇。1980年8月,包括深圳镇在内的327.5平方公里土地划出建立“深圳经济特区”,从此,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精彩演绎”帷幕。

 

作为深圳的母城,宝安区在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从地理格局、交通格局、产业格局、发展格局等全面发力,不断释放城区发展潜力,以先行示范“探路工兵”身份,接续发挥先发地的核心引领作用。

 

 

在中国共产党宝安区第七届五次全会上,深圳市副市长、宝安区委书记王守睿提出“再造一个新宝安”,“新宝安”将以“共享融合”的方式引领湾区高质量发展,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的责任担当。(宝安区委宣传部供图)

 

随着粤港澳大湾区、深圳先行示范区、前海扩区等重大国家战略相继层层“圈中”宝安,特别是广东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打造环珠江口100公里黄金内湾,宝安区一跃成为领湾发展重要支撑极,改革开放40多年来积累的深厚势能得到全面释放。因此,宝安将成为湾区最具发展潜力、最具创新活力、最能承载未来的创新发展沃土。

 

湾区“核心区”

 

从地理位置看,宝安区位大湾区中心,海陆空铁通江连海,协联四方,是“黄金内湾”环海岸经济带的核心城区。

 

目前,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发展水平全国领先,尤其是珠江口东岸的深圳发展最为成熟,其产业体系完备,集群优势明显,宝安区做为东岸“发展最优的30公里海岸”的中心,是资本、产业角逐大湾区的主阵地。

 

“宝安区一跃成为珠江口东西两岸相向发展的‘腹心’”深圳市宝安区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经济师杨海波博士介绍,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深珠通道等跨海交通设施的开通后,宝安区做为大湾区的交通枢纽城区、桥头堡,核心战略地位得以全面提升。

 

从大湾区交通规划中不难看出,深中通道是珠江口跨海的“内环通道”,港珠澳大桥是珠江两岸的“外环通道”。而深珠通道则是推进基础设施互利互通,打造便捷和高效区域交通圈的“内循环动脉”,以便推进珠江口东西两岸实现竞合发展。

 

深中通道与深珠通道建成后,宝安区将是珠江口经济圈、黄金内湾的核心接点城区、多重功能叠加的“交汇点”,也是各种资源抢滩“湾区核心”的主战场。

 

宝安区还是深圳乃至大湾区最年轻的城区之一,是深圳先行示范引领大湾区各城市协同发展的“西协桥头堡”,也是湾区“拼经济”的主力区之一。2022年宝安区GDP4702亿元,占大湾区9城的4.5%。

 

 

深圳市宝安区中心城区——“宝中片区”。(宝安区委宣传部供图)

 

空间“潜力大”

 

“‘空间规划’是宝安区服务深圳、引领湾区共赢发展的第一题!”“只要有好项目,宝安就一定有地可落!”这是深圳市副市长、宝安区委书记王宝睿对外界的庄严承诺。

 

近年来,宝安区聚焦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整区统筹规划立新湖科创总部区、九围国际总部区等9个“重大空间”, 通过成片土地整备、世界眼光产业布局等,释放土地空间、吸引资本空间、激发活力空间、蕴含潜能空间,其巨大的城市空间潜力可承载重大项目落地,真可谓“等凤来栖”。

 

就目前而言,宝安区是深圳10个区中可供开发利用土地最多的区,已准备了近10个平方公里级的土地储备。

 

“国土大区的意思是宝安区的国土面积和建设面积与深圳各区相比都是第一!”深圳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宝安管理局局长黄文辉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解释说。

 

例如,宝安国际机场是大湾区核心区位的唯一机场,是罕见的位于城央地带的国际机场。为此,宝安区将宝安机场片区规划成为各种资源要素流动和优质要素集聚的核心区域,“环机场枢纽临空经济总部战略”应运而生,作为引领湾区发展的众多重大空间战略之一。

 

宝安机场东商务总部区规划面积1.37平方公里,与机场T1空铁枢纽无缝衔接,有高效便捷的高铁、城际和地铁直接串联湾区两岸,重点吸引大湾区优质企业设立区域性运营总部,未来的环机场片区将培育一系列总部群,打通内外双循环,放大机场东综合交通枢纽对大湾区辐射带动作用,打造湾区商务交往的新门户和目的地。

 

9月24日,在宝安区委第七届五次全会上,仍然将城市空间做为重要内容进行布局,即打好“整备为先、整治为主、转型为要、更新为辅”的存量土地二次开发“组合拳”,强化土地空间支撑保障,突出重点片区开发驱动和产业集群引领带动。

 

 

深圳市宝安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核心区位。(宝安区委宣传部供图)

 

城区“活力足”

 

“早上有创意,一天找齐上下游,晚上出产品。”这是创新创业者对深圳市宝安区完整产业链的客观表述。

 

宝安是深圳市场主体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既有龙头大项目、大企业扎根落户,也是不少创业者追逐梦想的“起点”,“创业硬核”吸引力动能强劲,活力充沛。

 

深圳商事主体最新数据显示,今年深圳商事主体突破400万户,而宝安区商事主体数量达91.51万户,总量在深圳各区排名第一,成为“深圳商事主体第一区”。客观反映出宝安区巨大的发展活力成为了创新创业的吸引力。

 

据统计,在宝安的企业总量超50万家,占全市1/5;规上工业企业近5000家,占全市2/5。面对如此庞大的企业数量,不断激发市场活力是宝安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所在,更是深圳工业的基本盘法宝。

 

仅2023年第一季度,宝安区“20+8”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新设企业1.28万户,相比上一季度增长10%,并有进一步增加趋势。主要分布在软件与信息服务、网络与通信、半导体与集成电路、数字创意四大产业,合计企业数量占所有产业的79.72%。

 

为了进一步激发城市与市场主体活力,宝安区在北部片区积极规划新的深圳城市中心,打造与宝安“湾区接口”相匹配的城市环境,成为深圳都市圈辐射东莞和珠江西岸新的城市中心。

 

据了解,未来,宝安中心区将进一步联动大铲湾岛的腾讯未来科技城与桂湾片区,全面升级前海湾腹地,依托创业路中央商务带推进新老城区融合,促进消费升级,打造最有烟火气的综合功能带,与前海湾共建前城后市的发展格局。

 

 

深圳市宝安区城区活力得到极大的激发和释放。(宝安区委宣传部供图)

 

再造“新宝安”

 

“再造一个新宝安!”王守睿在宝安区委第七届五次全会上表示,宝安区将重整行装再出发,聚焦上级部署、重大战略和群众所盼精准发力,服务和落实好前海“扩区”战略,积极参与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建设,深化与香港全方位合作,努力成为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中的重要支点、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中的战略节点,着力推动实现创新模式从竞争向共享转变,促进研发领域从外围向核心突破,推动区域创新从点状向网状提升,提高创新发展能级。

 

为此,“新宝安”将以“共享融合”的方式引领湾区高质量发展,践行中国式现代化“引领地”的责任担当。

 

“开展好企业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十大行业综合协调稳定增长。”这是宝安区对“新宝安”提出的要求,也是推动经济社区全面高质量发展“服务为先”的冲锋号。

 

其实,早在今年初,宝安区2023年“一号文”就这样描绘过“新宝安”: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未来产业加速壮大,制造业迈上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实现深度融合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先进制造业压舱石作用更加凸显,湾区支撑极地位更加牢固,世界级先进制造城峥嵘展现。

 

例如,“1+3+N”产业政策服务体系就是政府“服务为先”的责任实践,即为制造业市场主体赋能加持,又为广大企业家提振信心,被经济学者称其为具有宝安特色的“经济根基”。宝安区充分运用政策工具,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增长动力转换、产业迭代升级,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引领带动产业能级全方位提升。

 

 

深圳市宝安区“整区统筹”规划了9个“重大空间”,数10个平方公里土地空间可承接众多超级项目落地。(宝安区委宣传部供图)

 

同时,“新宝安”还把“党建动能”统筹融入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主战略,推动智慧城市、消费活力、内外贸等,以及政务服务、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对标国际找宝安坐标,打造有内涵、有品位、有温度的青春活力时尚城市品质。

 

新时代,宝安区以发展潜力最大、深圳西协腹心、区位优势最好、城区活力最足等优势叠加,成为诸多国家战略在大湾区的着力点和主战场,值得关注。

 

深圳母城,宝安有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