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

安徽一中学“八名考生集体放弃清华北大”,校长为他们骄傲

俞杨  2019-08-22 09:52:49

目标明确 不选清北也有很好的未来


  中国大学Top2的学校有两所,Top10的学校可能有十几甚至几十所,“高分必报清北”成为社会约定俗成的迷思。

  

  不过,最近一家安徽本地媒体报道称“亳州一中8学生集体放弃清北”,引起热议以及争议。

  

  亳州一中高考第一名的张金宇对此表示,有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的勇气与信心。

  

  争议

  

  一所中学8名学生考上清华北大却放弃,一时间真假难辨扑朔迷离。

  

  这则报道,刊发在2019年8月7日《安徽青年报》头版头条。报道称,安徽亳州第一中学的张金宇、袁梓琪等8名同学,高考成绩虽然远超清华北大在当地的录取线,但8人集体选择放弃入读。

  

  亳州一中目前是亳州市唯一的一所市直中学,1959年被列入安徽省属重点中学,1999年被命名为安徽省级示范高中。

  

  亳州一中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一两个同学上清华北大,张金宇在介绍母校教学水平时表示,他咨询专业的时候可以找直系的学长和学姐。

  

  8名放弃清北的考生中,谈论最多的是张金宇、袁梓淇。不过,清华、北大在随后的回应中,给亳州一中“打了脸”。

  

  清华大学招生办确认,张金宇、袁梓琪的招录情况和安徽当地媒体的报道存在出入:张金宇并未获得清华大学相关专业的录取承诺,袁梓琪也未获得清华的优惠分。

  

  北京大学宣传部回应称,亳州一中的8名学生,包括最高分683分的张金宇,均低于北京大学本科一批次在安徽的录取分数线——理科687分。

  

  亳州一中校长谢启平此后也承认,此前报道有不完整之处。张金宇、袁梓淇两名同学是有机会上清华的,另外6名同学有望上北大医学部。

  

  当事人张金宇认为,报道基本属实,但略夸张。

  

  选择

  

  放弃清华北大,学生其实有自己的考量。

  

  张金宇特别喜欢计算机相关专业,今年的分数虽然可以去清华,但不能选电子信息类专业,于是选择了上海交通大学。

  

  先进清华再尝试转专业,张金宇也考虑过,但最终觉得清华转系有很多限制,而且热门转冷门容易,但是像计算机这么热门的专业竞争太大了。

  

  大学转专业有时还不如退学重新高考容易,近年来对所学专业不满退学重新高考的大有人在。

  

  哈尔滨工业大学城市规划专业学生丁元杰,2019年高考如愿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物理学院录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李一峰,2018年高考被四川大学口腔医学专业录取。

  

  退一步海空天空,张金宇表示,不上清华北大可以选择的学校和专业就很多了。其他七名同学分数低一些,不选择北大医学部,可以选择其它高校的王牌专业,所以大家都不算后悔。

  

  作为高中生,张金宇们有明确的生涯规划意识,而不唯北大清华是尊。以此事为契机,让更多的00后学子在未来规划上有所思考,意义更大。

  

  2019年是00后参加高考的第二年,00后报志愿的方向和前几代人相比,也悄然发生着变化。

  

  由北京师范大学考试与评价中心推出的《00后高考志愿兴趣报告》显示,00后考生对专业的兴趣程度与未来就业收入没有直接关系,他们选择专业的原因只有一个:看兴趣。

  

  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教授岳龙分析,00后所处的家庭和学校大都具有较为宽容的民主氛围,使得00后在学业选择上更加注重个人价值判断,而不是家长、专家或社会固有的习惯性认知。

  

  迷思

  

  放弃清北却引发舆论热潮,更加凸显了唯清华北大是尊的现实环境。

  

  可是,不妨反过来想一想:考高分为什么就必须报清华北大?清华北大为什么就不能放弃呢?

  

  即使是哈佛大学,在今年发出常规录取通知的时候,也预计会有300多人选择不去,占到了录取学生总数的七分之一到六分之一。

  

  美国名校排名越往后,录取人数和实际入学人数的差异就越大。差距最大的是达特茅斯学院,几乎有一半的学生选择不来。

  

  不妨看下《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一份题为“入学率最高的大学”统计材料,2017年录取和入学人数对比哈佛大学是2037:1687,斯坦福大学是2085:1703,麻省理工学院是1452:1097……

  

  美国德拉华州立大学历史系教授程映虹指出,美国高校的录取率比实际入学率高出很多,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美国高等教育制度的灵活性和为不同考生提供的多种方案,显示录取过程是双向选择,确保考生拥有相当的自主选择空间。

  

  好的大学教育,不仅意味着给学生提供优质的课程与实践,也意味着给学生提供更多元化的选择。 我国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目的,是建立多元的评价体系。

  

  自主选择也在倒逼高中和考生注重生涯规划意识的培养。曾任北大教务部副部长的卢晓东教授表示,我国中小学对学生的职业生涯探索和引导不够,导致考生在专业选择上信息不对称。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评价高中办学时还出现了一个新指标——北清率,即考上清北的人数。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指出,本应对学生进行的生涯规划教育,变为成功学教育和励志教育,甚至有学校要求学生从地方和学校的声誉出发,必须报考清华和北大。

  

  每所著名大学都有自己的王牌专业,放弃清华北大的张金宇们,选择的也是上海交通大学这样的名校。目标明确,不选清北也有很好的未来。

  

  亳州一中校长表示,学生对于将要从事的职业有着冷静的思考和坚定的追求,这本身就是一件值得学校骄傲和自豪的事。

  

  作为校长,当然应该觉得自豪。

责任编辑:郭银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