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广东梅州三角镇以“百千万工程”书写高质量发展答卷

陈美标 温竹兰  2025-10-31 16:36:48

自“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以来,梅江区三角镇以典型村建设为抓手,通过“试点探路、先点后面”的节奏,统筹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农房风貌提升,逐步推动建设成果从“点上出彩”向“面上开花”延伸,促进农文商旅融合发展。其中,三角村聚焦农文商旅融合发展,深挖本土资源打造特色业态;东升村以客天下观光路为纽带,构建“路域美、业态兴”的发展格局,两条特色发展路径并行推进,彰显出“百千万工程”在基层实践中的鲜活生命力,让“百千万工程”的成效真正扎根乡土、惠及民生。

 

 三角镇全景图。(三角镇供图)

环境蝶变提颜值 风貌焕新展风采

环境是民生之本,风貌是乡村之形。三角镇以“绣花功夫”推进人居环境整治与农房风貌提升,让乡村从“整洁有序”向“精致秀美”跨越,实现“一时美”向“长久美”的转变。

东升村客天下观光路不仅临近万达商圈,还是进入客天下景区的核心通道,连接城区与三角镇东升村的枢纽之一。走在客天下观光路上,路面不见半点杂物,彩色步道线清晰鲜亮,两侧灰瓦白墙的客家民居错落排布,不远处的停车场里车辆停放得整整齐齐,连标识牌都透着规整,满眼都是清爽利落的模样。

 

 观光路路域环境提升。(三角镇供图)

“观光路两侧的民居,多为自建房,由于早期没有统一规划设计和改造,民房风貌较为繁杂,特色也并不突出。”东升村党委书记梁和庆介绍,“借着打造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的契机,将客天下观光路两侧的辅道、绿化带、民居进行统一设计和改造,同时聚焦路域环境提升,配套完善垃圾收运设施,建立常态化保洁机制,让道路沿线‘颜值’与‘洁净度’同步提升。”

“我现在每天早上都要去小公园跑步,生活环境好了,生活质量也越来越高了。”东升村村民叶伯说。村里号召集约土地建设小公园、停车场,作为老党员的叶伯早早将家里15.6平方的荒地主动出让。“看着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村民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有些老党员主动出让宅基地、自留地用于小公园建设,还有群众自筹修缮村里的老屋。”梁和庆说。据了解,东升村马鞍山大叶屋创新运用“确权不确地”治理模式,成功带动37户党员群众主动让出宅基地及自留地约2000平方米,拆除老旧房屋600余平方米,用于绿美小公园建设和植树造林工程,形成“集体统筹规划+农户自愿让渡+资源集中利用”的治理闭环,为绿美空间建设、低效土地盘活提供制度支撑。

 

 集约土地建设停车场。(三角镇供图)

同时,该镇结合爱国卫生运动,积极动员群众共同参与垃圾清理、卫生死角整治等,持续推进“三清理四整治”工作。今年以来对三角镇圩镇范围及13个行政村累计完成“三清理四整治”任务188处,累计已清理房前屋后和村巷道的杂草杂物、积存垃圾1101处,清理村巷道及生产工具、建筑材料乱堆乱放498处,清理沟渠、地塘、溪河的淤泥和漂浮物以及障碍物194处。

“我们把保持房前屋后环境卫生干净整洁、是否有杂乱堆放行为等列入乡村治理积分榜,村民可以通过获得积分来兑换部分生活用品,从而引导村民养成日常保洁习惯,推动全村环境治理从‘集中整治’向‘长效保持’转变。”三角村党委书记梁沁介绍,三角村通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整治闲置地块并因地制宜建设“四小园”,全面完成老圩直街道路整治、污水管网建设及缆线落地项目,同步引入保洁、维护专业团队,让昔日“边角地”变身“风景线”,实现圩镇配套“建管并重”。

业态升级促增收 融合发展强后劲

三角镇坚持“生态赋能、产业兴村”理念,以环境提升为基础,推动“生态颜值”向“发展价值”转化,在三角村打造农文商旅融合样板,在东升村培育路域经济业态,让乡村既有“体面”更有“内涵”。

走进位于三角村的三角中心市场,摊位沿着通道整齐排布,新鲜蔬果码得像小山,肉类水产区干爽无杂味,往来顾客挑拣时也自觉保持着秩序,热闹又不拥挤。“我们用了半年的时间,集约了市场周边闲置的地块,改造成停车场。”梁沁介绍,“停车场的建成,不仅美化了市场周边的环境,方便群众,还增加了村集体收入。”

 

 改造后的三角中心市场。(三角镇供图)


作为第二批典型村,三角村还深度挖掘本土资源,构建“农业+文化+旅游+商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乡村产业从“单一化”向“多元化”升级。以三角圩镇为核心,活化利用市场周边闲置地块,打造“三角潮街”集装箱集市,引入特色餐饮、文创零售等业态,形成区域性消费热点。“接下来,我们将联合专业第三方公司建成2处智慧停车场、1处生态停车场,增设电动车充电桩,通过‘停车服务+充电增值’运营,每年可为村集体增收约28万元。”梁沁说,“三角村还将活化利用镇政府对面约6800平方米闲置土地,通过引进第三方公司规划建设集网球运动、健身锻炼、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立足城中村区位特点,集约塘背12组约2100平方米空地,拟打造含共享果园、共享菜园的创意休闲农业田园基地。”这些围绕资源活化与产业融合的系列举措,不仅让三角村的乡村发展蓝图愈发清晰,更将持续为村民生活提质、村集体经济增收注入新动能,推动“农业+文化+旅游+商业”的融合模式真正落地见效。

 

 三角潮街。(三角镇供图)


客天下观光路作为东升村发展的“黄金纽带”,其业态培育成为推动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我们以观光路为轴线,依托沿线优美的生态环境与便利的交通条件,布局发展多元业态,让道路从‘交通线’变为‘经济线’。”梁和庆介绍。

夜幕慢慢降临,观光路的景观灯逐一点亮,灯带沿着步道勾勒出灵动线条,远处客家民居的轮廓在灯光下若隐若现,像撒了一层细碎的星光。在和乐美食门口,定制的客家特色霓虹灯牌格外醒目,不少游客举着手机定格光影。“整条道路的灯光提升了,环境整洁了,来打卡的客人也越来越多了。”和乐美食叶老板表示。

目前,观光路沿线已逐步培育形成旅游业、餐饮业、住宿业协同发展,吸引30家商户入驻经营,引入树下有鱼、川咖啡馆等10家网红潮店,丰富消费场景和业态,将观光路与周边自然景观、乡村资源串联,形成“一路串珠、业态集聚”的发展格局。梁和庆说,“下一步,我们计划进一步整合观光路沿线资源,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引入更多特色业态,打造一个发展夜间经济、周末经济的地标商圈、三角新名片,为乡村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从环境整治到风貌焕新,从产业培育到业态升级,三角镇以“百千万工程”为画笔,在乡土大地上绘就了一幅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下一步,三角镇将持续深化典型村建设成果,推动全域环境提升与产业升级,让“百千万工程”的红利更多惠及群众,为梅江区城乡高质量发展贡献三角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