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政府引导-机构支撑-居民自治”的社区健康协同治理格局】
为了让“中医进社区”工作在社区市民群众健康中发挥效能,深圳市龙华区积极发动中医团队深入群众中开展科普活动,走进校园、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和各个单位开展科普和义诊。尤其是借助开在社区的中医馆与群众密切接触的优势,组织开展各种义诊服务活动,让更多人认识到了中医的独特价值,社区群众参与度越来越高。
在基层党委政府的政策指引下,龙华区中医进社区形成了“政府引导-机构支撑-居民自治”的社区健康协同治理新格局,并以“文化-服务-治理”健康治理路径重构了社区健康管理新生态。
深圳市龙华区开创了中医药非遗传承“参与式保护”路径。图为孩子们在制作中药棒棒糖。(龙华区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中医进社区”是以中医药文化为根基,通过创新服务模式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构建覆盖全人群、全周期的健康服务体系。主要是将中医诊疗、非遗传承与社区公共服务相结合,形成“预防-干预-康复”一体化的健康管理闭环。这一模式突破传统医疗服务的物理边界,以社区为载体激活中医药非遗的现代生命力,通过常态化义诊、技艺传习、文化浸润等方式,实现优质中医资源向基层渗透。
深圳市龙华区是中医进社区的典型案例,联动区内御经堂中医馆进社区,不仅推动了医疗资源的再配置,更是社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探索,即通过激活居民参与、培育健康文化、重构医患关系,推动基层健康治理从“疾病治疗”向“健康共建”转型。
中医嵌入社康服务网络
龙华区通过“固定阵地+流动服务”模式,将中医服务深度嵌入社区治理网络。每周开展的议诊活动,打破传统医院的时空限制,形成“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小区健康驿站+家庭医生入户”的三级服务体系。
例如,在龙华区富康社区,中医团队每月开展“中医九种体质辨识”活动,通过舌诊、脉诊结合问卷调查,为居民建立个性化健康档案。这种服务模式将中医“治未病”理念转化为可操作的社区健康工程,使居民在茶余饭后即可获得专业指导。
值得一提的是,龙华区诸多中医药非遗技艺转化为社区生活场景,如,在党群服务中心开设“节气养生工坊”,教居民制作中药香囊、药膳棒棒糖;在小区广场设置“八段锦晨练站”,由推拿医师带领居民进行经络操练习。这种“技艺展示+实践体验”的方式,使中医文化从橱窗陈列转变为生活实践。
龙华区中医团队为社区群众开展义诊和健康管理培训。(龙华区委宣传部供图)
据统计,2024年龙华区富康社区累计开展中医问健康活动132场,覆盖居民2.3万人次,其中亲子推拿课堂、银发族艾灸体验等项目参与度最高,形成“老带小、邻传亲”的健康传播链。
据了解,在中医进社区工作中,龙华区推动中医馆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双向转诊通道,专家定期坐诊的同时,社区医生参与中医适宜技术培训。例如,在龙华街道,社区护士通过“筋膜灸操作认证课程”掌握基础疗法,使艾灸服务延伸至家庭病床管理。这种“专科支持+全科延伸”的模式,既保证服务质量又提升服务效率。
中医药非遗技艺活态传承
龙华区还在社区开创了中医药非遗传承的“参与式保护”路径。通过“中医护童计划”,孩子们在制作中药棒棒糖、绘制经络图谱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接受中医药文化熏陶。
例如,在2024年暑期活动中,200组家庭参与“小郎中体验营”,孩子们通过角色扮演学习望闻问切,家长同步接受家庭护理培训。这种代际互动形成“家庭-社区-社会”多维传播网络。
在2024年龙华区文化节上,居民自编自演的《养生十二时辰》情景剧,将子午流注理论与社区生活场景结合,吸引2000余人现场互动。这种文化浸润使中医不再是抽象的理论体系,而是转化为可感知、可参与的社区文化符号。
龙华区中医教宝妈宝爸们通过按摩穴位的方法为小孩推拿(龙华区委宣传部供图)
多元共建社区健康生态
目前,龙华区形成了“政府引导-机构支撑-居民自治”的社区健康协同治理新格局。
在龙华区政府支持下,中医健康指标被纳入社区治理考核体系,街道设立专项基金支持中医药文化项目。中医馆也联合社区网格员建立“健康管家”队伍,培训200余名掌握基础推拿技能的社区工作者。
据了解,龙华区2025年社区健康事件响应时效缩短至30分钟内,居民满意度达92%。
龙华区还开创“健康积分制”,居民通过参与义诊、健康宣讲等活动累积积分,可兑换中医理疗服务或养生产品,激发了市民群众参与健康管理的内生动力。例如,在伍屋村试点中,73%的居民主动成为健康志愿者,组建起涵盖慢性病管理、老年照护等领域的自治小组。这种“服务换服务”的模式,将单向度医疗帮扶转化为双向互动的健康共建。数据显示,参与积分计划的社区年度医疗支出下降18%,邻里互助事件增长3倍。
同时,龙华区还通过“社区健康创客空间”培育居民健康领袖,孵化出家庭药膳师、经络调理师等新兴群体。例如,退休教师张女士通过培训成为“八段锦推广达人”,带动500余名居民坚持晨练。这种角色转换使居民从服务接受者转变为资源供给者,形成“专家设计-居民实践-社会推广”的创新循环。2024年社区健康类社会组织增长45%,居民自主发起的健康活动占比达63%。
据悉,龙华正在进一步打通医保对接、人才培育、标准制定等关键环节,让中医药文化智慧成为社区治理的“文化基因”。
龙华区中医进社区运行模式,在推动“健康共建”转型的同时,促进了中医社区化开创基层健康治理的新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