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不是每一对情侣都曾经因为洗内裤的问题想过分手。
和男朋友同居后,袁琳花了很长时间的心理建设才慢慢适应了对方的生活习惯,洗澡只要5分钟,马桶上却能稳坐半小时;一条毛巾可以从头擦到脚,换下来的袜子不攒到快没得穿总想不到要洗。
最不可忍受的事情发生在她出差刚回到家时。两人早就商量好每天各自手洗内衣裤,可袁琳一进门就看到男朋友从洗衣机里抱出一堆洗完的衣服,里面赫然夹杂着几条内裤。
几个深呼吸平复心情后,她选择打开购物软件给自己下单了一台小洗衣机,同时思考该扔掉哪一样男朋友的东西,以便在局促的出租屋里为新洗衣机腾出空间。
袁琳也不是不明白,洗衣机配消毒液理论上应该比手洗要强,毕竟每周六的“洗衣之夜”,《生活大爆炸》里有洁癖的谢尔顿,都会抱着大筐去楼下的公共洗衣房,内裤、袜子、衣服全部丢进洗衣机里大洗特洗。
但真要相信洗衣机足够干净无菌,放弃自己对手洗内裤的坚持,她却怎么也下不了决心。和她有相似困扰的人也远不在少数。为什么人类都开始驯服人工智能了,却依然要被洗内裤的问题困扰?
人类对内裤洗涤方式的开发不足1%
根据服装史学家露西·阿德灵顿在《历史的针脚:我们的衣着故事》中的描述,内裤的历史比我们想象得要短得多,男性长期只有缠腰布,女性更是到19世纪还无法确认是否拥有真正的内裤。
现代的内裤,不仅包裹和保护人体最为私密与脆弱的部位,同时给予臀部以支撑,让身体拥有最大限度的自由。
对内衣裤的忽视和避讳已经渐成历史,在网络科普触手可及的现在,内裤要每天更换、太阳下晾晒、三个月换新也几乎成了年轻人的基本常识。
但2024年都已过半,内裤到底能不能放进洗衣机、内裤和袜子能不能一起洗、有没有必要买内衣专用洗衣机、内裤要不要用开水烫/煮等话题,每次出现在社交媒体上仍能吵成一锅粥。
对当代年轻人而言,“懒”是一种美德,科技发展、社会进步,为的就是省时省力,可区区一条内裤还是总能成为矛盾的中心。100个人,简直能给出1000种洗内裤的方法与步骤。
毕竟这小小一片布料,虽然“身先士卒”地为我们挡住了外来的侵扰,却终究躲不开身体自身制造的“麻烦”。
研究发现,内裤会沾上分泌物、汗液、尿渍、粪便等,穿着一天后每条内裤上平均约有0.1克的粪便,最高可达10克,而粪便中可能含有多达100亿个细菌和病毒,如大肠杆菌、沙门氏菌、轮状病毒等。
这届年轻人,每天除了稳坐办公室8小时,就是宅在家里一动不动,但凡动起来,要么就野在户外,要么就冲进健身房挥汗如雨,几乎让贴身内裤始终身处潮湿温热的环境之中,简直成了“绝好”的细菌培养皿。如果换洗不及时,细菌极易生长繁殖,带来一定的健康风险。
这也让“内裤到底是要手洗还是机洗”始终是困扰国人的“世界未解之谜”。
按理说,机洗干净又省心,但如果洗了内裤,单独再手洗或是机洗袜子又成了新麻烦,可袜子、内裤混洗,特别是并非独居时,总不免要生出不少顾虑;而合租共用洗衣机时,也忍不住脑补出室友用同一台洗衣机洗鞋子、地毯甚至是猫窝、狗窝的样子。
同时有相关研究指出,相对较高的水温和消毒剂配合使用,才能让洗衣机洗涤时有效杀灭细菌。
于是,内裤、袜子可以同时进入洗衣机的条件变得比想象中还要苛刻:全部衣物所有者的身体健康,没有手足癣、股癣,且生殖器官没有不适的条件下,每天换洗内裤和袜子,且在洗涤过程中加入消毒剂,洗完还能及时烘干或晾干……
关键是,不少洗衣机本身的卫生程度也着实堪忧,如果不是有意识地清洁,有些家庭或出租屋里的洗衣机恐怕比没洗的衣服还要脏得多。
如果在洗这一步上实在是分歧太大,没能完成消毒步骤,我们至少还有妈妈从小就教的,洗完内裤晾在阳光下晒干可以杀菌。
可说起来容易,在南方人的噩梦——号称“无中生水”的“回南天”,或是像今夏北京那种前所未有的多雨时节,哪怕是想勤劳一把,也不得不屈服于“天意”。
当拥有一条舒服、合身的内裤早已是小菜一碟,我们却依旧无法就洗内裤的问题达成共识的时候,内裤是不是该学着自己保持卫生了?
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内裤啊?
其实,这个终极难题从内裤层面倒是已经解决了,内裤早就开始主动抗菌了。
抗菌面料并不算是新鲜事,将有抑菌功效的物质加入布料之中,制成的纺织物就能够拥有抗菌作用,保持织物的安全卫生。银离子更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的高效抗菌物质,用在内裤面料上,绝对不是意外之举。
以蕉内“Ag+银皮”系列产品为例,其应用了拥有中国发明专利的“SilverSkin®银离子抗菌技术”,利用高分子聚合技术智能释放银离子,在织物表面形成一个保护层,主动抑制细菌的生长与繁殖,因此抗菌性能更强,几乎和晒足6小时阳光一样的效果。
技术在产品上的应用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新更高的价值感,对技术的追求也要围绕着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提高标准,哪怕是自己“卷”自己也无妨。
在此前的两代产品中,蕉内应用3A和5A级抗菌标准,日前则正式升级第三代“Ag+银皮”部分内裤产品至7A抗菌。
前者的银离子主动抗菌技术,可以智能释放银离子,实现经过50次和100次水洗后仍旧能够有效抑菌;7A级抗菌则将抗菌技术升级至“银纤维抗菌技术”,在稳定持续释放银离子的过程中,让内裤历经至少150次水洗仍旧能有晒足阳光的抗菌效果。
内裤虽然重要,却也日常,行业品牌集中度低,大量杂牌、白牌充斥市场,长期以来很多消费者往往只在意产品的基本品质。但大家对于内裤的更高需求并不是不存在,只是没有合适的产品提供更好的选项。
对于体感科学服饰品牌蕉内来说,不断升级产品、提高产品核心技术,在确保功能性的同时给消费者创造更加舒适的体验,倡导美好的生活方式,是一件更为重要的事。
以超级单品“Tagless无标签内裤”打开市场,最早提出“重新设计基本款”,以及将“体感科学”作为品牌理念,蕉内瞄准的都是行业的底层逻辑与消费者的核心痛点,试图把人在24小时不同场景下的产品都重新做一遍。
国内纺织行业有关抗菌纺织品的评级标准主要包括3个行业标准和多个团体标准,而此次在第三代“Ag+银皮”产品上应用的标准,正是蕉内在2022年与广检集团(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有限公司)联合制定的7A抗菌标准* T/GDBX 056-2022 《抗菌纺织品》。
产品的持续升级是企业深耕市场的基础,而标准的制定则是整个行业向上的动能。标准的制定,有助于在业内形成一定的规范,提高产品实力与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也只有在业内有一定的话语权,深谙市场趋势与消费者需求的企业,才有实力和底气进一步拔高业界标准。
对于纺织品特别是内衣裤这样的贴身产品来说,抗菌标准的升级显然符合大众的对于美好生活的更高追求,也是蕉内作为业内标准制定者长期着力的方向。
作为风靡一时的热词“小确幸”的发明人,作家村上春树最早提到这个词就与内裤有关。他喜欢买很多条内裤,把它们团得圆溜溜像寿司卷一样塞满抽屉,这就是一种生活中的小确幸。
尽管这届年轻人已经越发自在,不再执着于这种“微小而又确实的幸福”,但在内裤这样的生活细节之处,反而生出更多的坚持。
贴身穿着的内衣裤,或许不像外在服饰那般可以用来区分职业或身份,但却更多地彰显出年轻人对待自身的态度。正如《2024有意思生活方式报告》所指出的,这届年轻人已经不再苛求自己,也不再急于向外迎合,而是更多地从看不见的地方去真实地爱自己。
至此,一条舒适、贴身还学会自己保持安全卫士的内裤,不仅创造出更好的穿着体验,解决了永恒的洗内裤、晒内裤难题,也成为年轻人从个体需求出发、关心与照顾自己的直接表达方式之一。
作者:涂淼
编辑:田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