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粤港澳专家校长聚首共研, 顺德乐从这场科学教育论坛有看点

欧阳少伟  2024-05-22 16:09:19

撬动粤港澳大湾区优质教育资源,做好教育“双减”中的科学教育加法,顺德乐从又有新的行动。5月19日,“顺德·师说”粤港澳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论坛暨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与季华实验室签约授牌仪式活动在乐从第一实验学校举行。

 

此次活动规模高、内容多,由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港澳研究中心、香港校长专业发展促进会主办,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教育办公室、佛山市顺德区乐从第一实验学校承办。活动邀请到了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中山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教育方面的众多专家教授以及粤港澳地区引领科学教育的中小学校长作主题报告,来自区内外126所学校的238位老师参加活动。

 

“义务教育学段拔尖人才培养对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次活动是教育部区域与国别研究基地华南师范大学港澳研究中心主办的年度高端学术会议,也是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与顺德区乐从第一实验学校之间打造校际合作标杆平台的一次积极尝试。”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李盛兵院长表示,希望借此机会,推进落实教育部等十八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部署要求,促进乐从第一实验学校在拔尖创新人才“早识别、早培养”教学科研方向凝练特色、形成典型经验,做好引领示范。

 

顺德区教育局副局长李翠芬指出,本次活动是顺德教育二十条落地实施后的首次高端对话,它不仅响应了国家与省市对教育工作的战略部署,更旨在加速推动大中小学科学教育一体化进程,全面提升顺德学子的科学素养,旨在为全国科学教育领域贡献“顺德模式”与“顺德智慧”。

 

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与季华实验室签约。 欧阳少伟 摄

 

在开幕式上,还举行了顺德区教育发展中心与季华实验室签约仪式,双方将围绕科普特定主题,邀请知名专家参与交流,打造“季华实验室进校园”的高端示范品牌;共同举办科普活动,让创新成果走进校园,推动科研成果科普化;推出系列研学及科普实践活动,激发青少年好奇心、想象力、探究欲。

 

随后,作为落实双方合作内容的实施单位,季华实验室向乐从第一实验学校授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铭牌。

 

季华实验室向乐从第一实验学校授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基地校铭牌。欧阳少伟 摄

 

《偏离与回归:追求体现科学本质的课堂》《粤港澳大湾区深化发展前提下,澳门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发展校本STEAM课程》……本次活动主题报告环节共设置了14场报告,紧紧围绕“科学与创新:粤港澳中小学科学教育合作发展”主题,教育部与高校专家教授进行政策解读、理论阐释,粤港澳中小学校长进行实践经验分享,共同助力顺德教育高质量发展。

 

华南师范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研究院副院长陈友芳作主题为《偏离与回归:追求体现科学本质的课堂》的报告。 欧阳少伟 摄

 

澳门中华教育会副理事长陈志峰带来了《粤港澳大湾区深化发展前提下,澳门中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挑战与机遇》的主题分享。欧阳少伟 摄

 

中山大学物理学院教授王嘉辉分享了《以科普科创桥梁,构建“大-中-小”一体化科学教育平台》的科学教育实践报告。欧阳少伟 摄

 

这也是“顺德·师说”教育讲坛品牌活动首次走进镇街学校,借助高校高端平台,全新探索区-镇-校联合举办新模式,会议闭幕式上还举行了优秀论文和课例颁奖仪式。

 

顺德正全力以赴推进实施“拔尖创新人才”全学段贯通培养行动,强化科学教育,培育学生科学素养。此次签约和授牌,标志着顺德科学教育迈入新阶段,它将促进科研单位与校际间的交流合作,形成集群效应,带动区域科学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这也为科学教育的改革与实践提供了一条新的“顺德路径”。

 

值得一提的是,在推动拔尖创新人才早发现、早培养上,乐从第一实验学校正持续打造以“三高赋能”为支撑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依托校内优质师资组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博士师资团队,将高等级科研平台、高层次科研团队和高水平科研成果的“三高”资源有效转化为项目式学习课程、探究性实验平台等教学资源。在此基础上,该校将携手多方优势资源,共同打造具有顺德特色、闪耀亮点的科学教育典范,为顺德乃至全国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贡献力量。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