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第二十届文博会:激发“新质文产”活力

曹宁  2024-05-15 13:18:26

第二十届文博会将于5月23日至27日在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举行,是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关键举措

 

5月14日,深圳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第二十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新闻发布会。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主任、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局长曾相莱介绍了本届展会总体安排、筹备情况、特色亮点及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情况,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刘文斌,文博会组委会办公室常务副主任、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副局长李强强,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有限公司总经理方石玉就文博会相关情况回答记者提问。

 

深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市政府新闻办主任苏荣才主持发布会。

 

 

曾相莱介绍,今年文博会迎来了第二十届,本届文博会将进一步扩大展会规模、优化展会结构,强化交易功能,提升服务质量,努力打造国际文化产业头部展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产品贸易平台,为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作出新贡献。

 

本届文博会将于5月23日至27日举行,主会场设在位于宝安区的深圳国际会展中心,分为8个展馆,即文化产业综合展A馆、B馆、粤港澳大湾区文化产业创新展、文旅融合·文化消费展、影视·出版·版权·游戏电竞展、非遗·老字号·工艺美术展、艺术·设计·国潮展、国际文化贸易展。全市各区共设52个分会场。

 

促进文产“国内国际双循环”

 

曾相莱介绍,截至目前,文博会各项筹备工作正有序开展,共组织6015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线上线下参展,比上届增加2419家。其中,线下参展3076家,比上届增加388家;另有2939家线上参展,比上届增加2031家。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港澳台地区全部参展。展会还吸引了来自60个国家和地区、302家海外展商线上线下参展;组织邀请108个国家和地区、3万余名海外专业观众线上线下参会。展会将展出文化产品超过12万件,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在现场进行展示与交易。

 

为塑造展会新气象,本届文博会将重点围绕“六个聚焦”,实现“六个提升”:聚焦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提升展会品牌影响力;聚焦扩大对外文化贸易,提升展会国际化水平;聚焦文化产品与项目交易,提升展会市场化水平;聚焦优化展会综合服务,提升展会专业化水平;聚焦实施文化数字化战略,提升展会数字化水平;聚焦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提升展会的参与度和传播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参展的海外国家和地区达60个,预计将有国内外超9万名观众现场洽谈订货。

 

激发“新质文产”活力

 

本届文博会将全面上新,在展示、交易和展会服务等方面焕发新活力。

 

李强强介绍,新质生产力成为文博会新热点。本届文博会着力为新质生产力企业、机构搭建展示交易平台,促进业界交流融合,促进科技充分赋能文化产业。我们积极组织光峰科技、丝路视觉、科大讯飞、雷曼光电、鸿普森、洲明科技、来画科技、上海风语筑、中译语通等国内前沿文化科技、文化装备制造、人工智能企业参展,还将设立AI大模型集中发布推广区,华为、盘古等行业领军企业将携重磅产品推广,展现文化领域新质生产力广阔发展前景。

 

本届展会中文化产业“顶流”和“新势力”将同台竞技、百花齐放。除头部文化企业参展外,咪咕文化、京东、字节跳动等代表文化产业新质生产力的“新势力”将齐聚展会;“首展”“首秀”“首发”大幅增加。

 

展期将举办超100场创新项目及新品发布会和逾20场招商会、推介会、订货会等活动,中影、安东投资、咏声动漫等将进行“首展”“首发”“首秀”;文化出海“新三样”展现中国文化国际传播力。雅文传媒、枫叶互动、微游互娱等代表网文、网剧、网游等文化出海“新军”将云集现场;线上线下融合引领文化消费新潮流。展会将联合淘宝、抖音等互联网直播带货达人现场带货,并与天猫、淘宝合作打造线上交易专区;新质生产力成为文博会新热点。光峰科技、丝路视觉、科大讯飞等国内前沿文化科技将集中参展,华为、盘古等将携重磅产品亮相;文博会国际“朋友圈”持续上新。

 

贴近群众的“文产大餐”

 

本届文博会不仅让参展商“有赚头”,国内外文化产业“顶流”现场将推出高水平文艺演出,让市民“有看头”“有乐头”“有玩头”“有吃头”“有买头”“有学头”。

 

方石玉介绍,展会将组织海内外“压箱底”宝藏展品、重大文化产业发展成果集中亮相。登上2024央视春晚、在海内外“叫好”又“叫座”、实现口碑票房双丰收的深圳原创舞剧《咏春》将亮相“文创中国”展区。

 

例如,完美世界、三七互娱、中手游、上海米哈游、B站等备受年轻人追捧的平台将带来让人欲罢不能的文化产品;系列网游、电竞赛事也将现场开赛。

 

本届展会将重点打造“文博食尚寻味中华”非遗美食展区,在逛展之余开启一场“味蕾狂欢”。

 

此外,今年还组织了不少高校参展,并设置中小学生创新创意设计成果专题展区。南越王博物院、三星堆博物馆等博物馆和设计专业展也将精彩亮相。

 

释放“文产高质量”潜力

 

刘文斌介绍,二十年发展历程,文博会成就非凡:展示规模从首届4.5万平方米增至16万平方米;线下展商数量从首届700多家增至3076家;参会国家和地区从首届10个增至108个;每年吸引海内外超10万种文化创意产品、4000多个文化产业投融资项目展示与交易,范围辐射全球百余个国家和地区。

 

李强强介绍,文博会创办20年来,深圳文化产业发展表现出强劲实力:保持快速增长态势。深圳文化产业年均增长15%以上,文化产业增加值达2750亿元,占全市GDP比重约8%;培育一大批优秀文化企业。目前深圳文化企业超10万家,从业人员逾100万人;文化产业集聚效应明显。全市共有市级以上文化产业园区80家,入驻企业超1万家,就业人数近20万人,实现税收逾150亿元;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并设立了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刊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