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长沙的这场“全国首展”,火了!

经济日报记者 刘麟 谢瑶  2020-07-06 23:00:24

  一场在湖南省博物馆举行的画展,火了!这场以抗“疫”故事为主题创作的“每日一画·致敬战疫英雄”主题画作全国巡回展6月18日在长沙首展,当天2000人到场观展,5天内到现场观展的人数达到展馆的限额,大家都是来“致敬战疫英雄”的!

 

 

  6月22号下午,湖南省政协主席李微微率省政协机关干部参观了主题作品展。李微微说:“舒勇坚持思考,专注创新,以艺术的方式表达了中国‘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展现出社会各界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同舟共济、众志成城’抗击疫情的精神,体现了一名政协委员的情怀和责任担当。”舒勇是湖南省政协委员,从1月27日开始,拿起手中的画笔,至今不间断,以每天创作一幅战“疫”画的形式,向战斗在战疫一线的医护人员和社会各界人士致敬。“委员不仅是一份荣誉,也是一种责任。”舒勇说。在画展现场,长沙市民徐先生参观了画作后,对舒勇的行为表示了敬意。他说:“舒勇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发声,鼓舞我们在自己的工作领域奉献更多,传达了一种众志成城的决心和毅力,并向世界表达了中华民族必将战胜这场疫情的信心。”长沙市第一医院呼吸内科90后护士唐映霞利用休息时间专程来观展,在看到舒勇创作的第四幅作品——“哪有什么白衣天使,不过是一群孩子换了一身衣服学着前辈的样子和死神抢人罢了”后,激动地对记者说:“看到舒勇先生的这幅画,非常感动。原来我们这些年轻人,在艺术家的眼里这么伟大。”

 

  媒体也对这场“致敬战疫英雄”的主题画展给予关注:从人民日报到湖南日报,从中央电视台到湖南卫视,从新华社到中新社,从中文报道到英文整版都给予了充分的版面时段。

 

  祖籍湖南溆浦的舒勇是当代著名艺术家之一,意大利IVNA终身荣誉会员、中南大学客座教授、2015年米兰世博会中国馆参展作品《丝路金桥》创作艺术家。他身兼湖南省政协委员、中国美协理事、湖南美协主席团委员等职,其艺术创作涉及行为艺术、雕塑、油画、国画、装置、建筑、新媒体等诸多领域,他十分重视作品的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

 

  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在北京长安街沿线展出的艺术作品《丝路金桥》就是舒勇的作品。他创作的这件大型图腾景观艺术作品,作为“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标志性人文景观,成为“一带一路”上的文化之桥和独一无二的文化符号,彰显了新时代中国面向世界开放合作的姿态和决心,代表着中国的精神气质和大国形象。“丝路金桥象征着以各国文化为桥,连接起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以及世界各国的友谊,桥体‘花香弥漫’。2000块砖中的每块砖的内部,都熔铸着丝绸制作的手工花,这是‘一带一路’范围内几十个国家、近百座城市的‘国花’或‘市花’,代表了各个民族的情感认同和文化基因,丝路金桥把这些元素融到一座和平之桥里,真正反映了‘一带一路’范围内各个国家之间唇齿相依的关系。”舒勇介绍,本次作品展中,以丝路金桥图腾雕塑为主题创作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油画首次亮相,在他看来,艺术是一种思想,是一种价值观,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都是表达价值观的手段。“传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于当下是最重要的事情,也是这个时代赋予艺术家的使命,艺术一定要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丝路金桥正是蕴含了这样一种力量的作品,舒勇决定把丝路金桥捐给国家。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让中国可以赢得世界更多的关注和倾听,这是文艺工作者的责任。”《每日一画·致敬战“疫”英雄》是舒勇继《丝路金桥》后站在全球化背景下讲述中国故事的另一种尝试。1月27日晚上十点多,舒勇在朋友圈连发四条信息,记录了他的“每日一画”第一幅画《众心成城》诞生的心情日记:“从今天开始我决定每天画一幅画,向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致敬,最终我会把这些作品捐赠给这些英雄们,以自己微薄的力量表彰他们的无私奉献。”  

 

  “当时我在从广州到北京的高铁上,整个车厢空荡荡的,那是一种从未有过的体验。回到北京后,我也是足不出户,每天关注着海量的疫情信息。”舒勇说,“当我看到那么多人冲到一线的时候,我突然感到一种很强的使命感:要为抗疫做点什么。”那时,已无法买到彩色的颜料,但他还是将此作为一次考验,“每天一幅,晚上睡觉都在构思明天的题材。”回顾《每日一画》的创作历程,舒勇说他的情绪一直随着疫情的进展在变化,“从一开始的紧张、恐惧,到后来看到国际上某些歪曲中国抗疫时的愤怒,再到抗击疫情取得决定性胜利时的振奋等等。突如其来的疫情没有给我们准备的时间,但并不意味着我们面对未知就会退缩不前,抗疫是一场人民的战争,不仅需要‘坚船利炮’,更需要勇往直前的态度和不畏艰难险阻的精神。”山水画是大众熟悉度高的中国特有艺术形式,山的坚韧挺拔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意味着力量和信仰,也契合中国抗疫的精神。在《每日一画》创作过程中,舒勇把自己在疫情期间的所闻所感以山水画的形式进行演绎,每幅作品都是一个战疫片段,都是一个英雄故事。

 

  从1月27日开始至今,舒勇一天未曾间断,创作了《人民战争》、《口罩》、《弥散》、《国旗山水》、《疫情结束时间预测山水图》、《同呼吸》等系列作品。

 

  《人民战争》

 

  第21天的作品《人民战争》是最早有“系列”意识的作品。画面上,刚毅挺直的山峰层层矗立,长满了郁郁葱葱的树木。走进一看,才发现,每一棵树都是由变体的汉字构成的一句句加油鼓劲的话。“作品都来源于疫情实时动态、一些相关事件,‘坚决打赢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打好武汉保卫战、湖北保卫战’等都是当时最鼓舞人心的话,能引起无数共鸣和团结凝聚力量。”舒勇说。

 

  《有一座山叫钟南山》

 

  形与意之间的取舍,舒勇拿捏得恰到好处。在多幅作品中,他将山的形象拟人化——或者可以清晰地看出人的五官,或者是高举的拳头……“《有一座山叫钟南山》这幅作品,是我看到钟南山院士侧头睡着于高铁餐车的图片有感而作。画作中钟南山院士代表的不仅仅是他自己,他也代表着千千万万勇毅坚定逆行的抗疫英雄。”

 

  在第69天的画中,3331个墨点铺满了整个画面。舒勇说,这代表了当时在新冠疫情中不幸离世的3331人。这一天是4月4日,全国哀悼日,从凌晨开始,舒勇每一秒点一个黑点,每一个点代表一个因疫情逝去的生命,最终一张白纸点满了3331个点,白纸变成了黑纸。“这个过程既凝重又枯燥,让我强烈感受到生命的真正意义。”他说,点是终点,也是起点、重点、节点、原点………每一个生命都值得纪念和敬畏。

 

  国旗山水系列《法蓝希》

 

  战疫情从“人民战争”到阶段性胜利,彩色颜料恢复了供应。舒勇的画作也随之变得更加活泼和鲜明。从第71天开始,舒勇把视野从国内转向了世界,选用各国国旗颜色与元素来创作《国旗山水》系列。“国旗是国家的象征,用国旗色来画山水具有深刻的寓意。国旗的色彩和图案都反映各个国家的历史文化传统。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能感触不深,但当人处于恐慌焦虑中时,相信大家看到飘扬的国旗,一定会瞬间获得某种力量和安全感。这个系列是对世界美好的真诚祝福,也是对各国团结起来战胜疫情的期待。”从这一天开始,舒勇的“每日一画”介入到国际语境中,成为世界抗疫的艺术见证。

 

  《同呼吸·舒勇的肺》

 

  “每日一画”的创作过程,也是对全球疫情下各种文化现象进行思考的过程。在每日一画行动100天以后,舒勇推出了《同呼吸·某某的肺》系列,作品运用“肺”的基本形态作为背景容器,再以观念艺术的方式,借助挪用、复制、错位、排列、动画等各种手段,将世界各国著名艺术家作品及思想融进了这个基本形态的肺容器中,以此来表达不同的国家、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文化都有同样的肺,都能自由呼吸在同一片蓝天下。“只有彼此相互尊重,求同存异,团结友爱,人类才会有美好的未来。”舒勇说,因为作品采用的媒介是中国的水墨艺术形式,使得整个系列具有了中国范式,然而在这个范式中却承载着世界各国的优秀文化。

 

  《同呼吸·罗丹的肺》以罗丹的经典雕塑《思想者》为载体,展开对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的极限思考。在画中,“他”弯着腰,屈着膝,右手托着下领,在静静的思考着人类整体发展的艰难和所经历的各种苦难。“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我们是否有置死地而后生的思考能力与斗争精神,这是摆在人类面前亟须解决的问题。”舒勇在画作一旁配上他的心情日记。

 

  在每日一画致敬英雄行动的第115天,舒勇推出了《同呼吸·马塞尔杜尚的肺》,围绕达达主义展开,达达运动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产物。“达达的风云人物是杜尚,其代表作就是将现成品小便池直接变成作品《泉》。小便池变成泉,本身就是一个恶作剧,现已经是经典作品。”舒勇说,如今在全球疫情的背景下,我们应该从达达主义运动、小便池变经典中,思考文化如何在一个因新冠疫情引发的复杂国际环境中有所作为,真正认识到文化发展传播的本质。只有洞察到隐藏其中的密码,才会在文化层面站在国际抗疫的前沿中,并被国际社会认可。

 

  展览现场

 

  “对各国优秀文化的尊重是《同呼吸·某某的肺》系列想要表达的重要思想,只有相互尊重,世界才会有广阔而美好的未来,而相互尊重首先源自对文化的尊重,通过对文化的尊重而获得心灵的相通。”舒勇说,正是有了这种自由穿梭各个领域的能力,使得他拥有了围绕一个主题,每天画一幅完全不一样的新作品,并且连续创作一百多天,到目前仍然充满激情与创造力的能力。

 

  长沙首展了他从1月27日开始的149幅“每日一画”,在经济日报记者成稿时6月28日,他已画了170多幅“抗疫”作品。战“疫”还未结束,舒勇仍在坚持用画作致敬战“疫”英雄。他说这是对自己的一种挑战,也是感知人类大爱与大无畏精神的一种方式。“‘每日一画’与战斗在一线的医护人员的付出相比,显得单薄而微不足道,但是对于我自己来说,这种坚持让我在灾难中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力量,也让我更明确一个文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与担当。”随着创作的深入,舒勇逐渐感觉得这已经不是画一幅画那么简单了。“在150多天的创作中,我深刻地认识到,越来越多的中国艺术家正不断从本土文化中汲取养分。越是全球化,越需要坚持民族文化的本性和特色,越需要对民族文化的自觉和自信。作为一种以‘抗疫精神’为核心的当代艺术作品,‘每日一画’拥有记录当下、书写历史甚至启迪未来的独特力量,我将持续不断地创作下去,直到全世界对疫情宣布可以完全控制的那一天。”舒勇表示,他的这些抗疫作品将捐赠给中国和平发展基金会,拍卖的资金全部用于资助应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

 

  来源:经济日报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