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

睿智科技林晴:金融科技企业将大浪淘沙,剩者为王

肖墨  2019-10-14 17:46:52

  北京初秋的一个早晨,当笔者到达位于北京东城区隆福大厦睿智合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睿智科技”)首席战略官林晴的办公室时,他正被很多同事围着开一个会议。会议上有睿智科技COO陈亚娟、CTO苏明富,以及技术研发与运营部门的一些同事。

 

  “林晴总从他的经历和经验出发,给了我们很多启发和建议,非常有帮助。”会后陈亚娟说道。“从林晴总的国际视野来看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他总能给我们提出很好的思路和创意。”苏明富表示。

 

  睿智科技首席战略官林晴

 

  这正是林晴加盟睿智科技,出任首席战略官的理由之一。“我希望以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在这个领域找到一些更有兴趣的事情做,我有幸找到了。”林晴表示,“我对中国金融科技的发展空间,以及睿智科技在此空间里的成长潜力非常有信心,我们在这片广阔市场中大有可为。”

 

  林晴的加盟,无疑将为睿智科技在中国金融科技领域打开新的局面提供进一步的可能。

 

  一拍即合下的机遇与挑战

 

  睿智科技的董事长陈建曾是全球领先的预测分析和决策管理公司FICO的中国区创始人并长期担任总裁。他求贤若渴,广纳四方名士,先后邀请多位中国金融和科技领域的顶尖专家加入公司。

 

  2018年,清华大学举办恢复高考77级入学40周年的庆祝活动,邀请林晴作为知名校友参加。在此期间,陈建与林晴通过共同的朋友结识了。相似的跨国公司工作经历令二人很有共同语言,也会不时探讨国内外金融科技的现状、发展与未来。

 

  曾担任摩根大通银行董事总经理和美国运通公司董事、首席信贷官的林晴,取得了令业界瞩目的诸多成就,对美国乃至全球的金融界产生了重要的价值和影响。在美国运通公司工作的十九年间,林晴作为核心领导团队成员,主持制定了核心产品、客户群、风控策略及营销策略,并负责业务条线内包括风险、营销及财务营利所有的量化分析及模型,创立了目标统一的决策体系。2009年加盟摩根大通银行任董事总经理的八年多时间里,林晴有效地融合了金融危机中的经验,主持制定了大通银行的风险偏好体系,创建了业内领先的信贷决策体系,把风险偏好与每一笔信贷决策有机地结合起来。

 

  陈建非常看重林晴多年来在顶级跨国金融机构的实战经验和国际化视野,自是对这样全球顶尖的人才求贤若渴。

 

  “睿智科技的大数据评分核心能力,公司与中国众多金融机构和大数据源多年合作的长期积累,公司在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上走在前沿,高管团队不仅实力很强,而且十分具有凝聚力,这使得睿智科技在业内具有独特的优势。”林晴非常看好睿智科技,所以在与陈建会晤几次后,双方一拍即合。

 

  林晴的加入,无疑为睿智科技的核心团队增添了更有力量的砝码。作为睿智科技的首席战略官,林晴表示自己的职责是要为公司未来战略的制定与执行提供切实可行的建议。“我将在未来公司战略发展前景的洞察力、金融科技领域的创新思路等方面着手,与公司领导团队共同建立‘极致、敏锐、阳光、普惠’的价值观,助力睿智科技实现更加健康、快速的发展。”林晴表示。

 

  依据安永《2019全球金融科技采纳率指数》报告显示,如今全球金融科技服务采纳率逐年上涨,2019年,全球金融科技采纳率已达64%;报告所调查的27个国家的消费者中,中国和印度的消费者对金融科技采纳率最高,均为87%。而据普华永道《2020年与未来的金融服务技术:拥抱颠覆者》报告显示,全球81%的银行CEO在众多领域中最关注科技发展。

 

  金融与科技的结合已成必然趋势。在林晴看来,金融科技公司的发展机遇正是源于金融对科技创新不间断的需求。面对未来如此巨大的市场前景,林晴期待睿智科技可以做到“整合大数据在金融领域各层级、维度的应用,提供真正与金融相关的全面、深度的洞察力”。

 

  “当然我们也会面临一些挑战,机遇和挑战是一个硬币的两面。”林晴表示,“从企业自身而言,有成长路上的运作风险;从长远大环境来看,中国数据行业的规范化,金融监管的严化、细化,都需要企业不断精进技术、管理,与时俱进。”

 

  风险不是规避,是管理

 

  1990年,还在读博士期间的林晴被特邀加入了美国运通公司。在这家创立于1850年的全球最大的旅游服务及综合性财务、金融投资及信息处理的跨国企业中,林晴从评分模型的工作开始,直至担任美国运通消费信用卡、小企业信用卡及全球对公业务的首席信贷官,兼任美国运通授信及信贷策略委员会主席及美国运通银行董事会成员。2009年,林晴加盟摩根大通银行后,负责量化分析、大数据建模、信贷决策系统、组合管理、风险预测及压力测验。

 

  在美国近30年的工作中,林晴的工作一直围绕着信贷决策、风控策略、决策体系等与风险相关的工作,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理论知识。

 

  “风险不是规避,而应该是管理。”林晴强调,“当我们提到风险,往往与之对应的词就是规避、控制、防控,其实对风险和回报的权衡是一种管理机制,而不是一种单纯的控制机制。不能单纯地讲风险控制,金融的本质是风险管理,而金融科技的本质是为风险管理提供工具和解决方法。”

 

  林晴特别提到了“风险胃口(risk appetite)管理”的重要性。他认为,风险胃口管理最理想的境界是主动式管理,而现在大多数公司都是一种被动式管理。他表示,如今即使在美国,大部分公司还处于被动式风险管理的阶段,主动做的并不多。“只有寥寥几家,摩根大通银行是其中之一。当时我们很早就进行尝试,并真正把风险胃口管理落实到每一笔贷款的策略里,这些内容是我们最早开始做的。”

 

  但林晴也表示,风险管理不是算命先生。“金融机构风险管理工作的关键是要根据风险胃口,居安思危,防患于未来。”

 

  “实际工作中,能进行主动管理并不容易,毕竟风险控制的过程也是需要支出一定成本的。”林晴以信用卡为例介绍道,“在小额大量信贷中,违约率一般是可以比较精准地统计和预测的。如果风险策略做得好,违约率会低一点,所以大家都觉得违约率是可预测、可管理和可控制的。其实,信贷的钱放出去后贷方控制不了,主动权在借方。如果贷方进行主动风险管理,掌握好信贷违约概率与环境以及各种不确定性的关系,无疑也掌控了主动权。”

 

  要实现主动的风险管理,需要有足够多的数据来印证对不确定性的假设。“把不确定性缩小是风险管理的一个宗旨。”林晴表示,具体到睿智科技的业务大数据评分产品,可以通过科技的手段,把代表高风险的人群筛查出来,从而帮助客户把不确定性缩小,降低风险。“这种主动风险管理的方式和能力,正是睿智科技擅长做的事情。”

 

  中美金融科技之不同

 

  2019年4月,摩根大通银行公布了2018年的年报。摩根大通银行首席执行官Jamie Dimon在给股东的信中提及摩根大通银行高管团队在考察完中国金融科技产业后,用“Impressed and Worried”作为总结。林晴将其翻译成“羡慕嫉妒恨”。

 

  “我了解他们这样形容的心情,一如我去年回国时看到中国金融科技现状时的感受。”林晴表示,“美国的监管力度大,对数据运用的限制非常严格,自由度很小,做不了太多创新业务;而国内的金融科技环境更广阔一些,更有趣,更有价值。”

 

  金融科技是个大命题,在全球范围内相关概念公司众多,中国尤其如此。据央行官网、银保监会、零壹财经等发布的数据统计,目前中国银行业机构数量有4500多家,小贷公司有近8000家,P2P平台有800多家,金融科技公司有5300多家。“我们还有全世界都眼红的支付宝和微信支付。”林晴表示,金融科技无处不在。

 

  以林晴的观察看来,美国的金融科技创业者倾向于专注在较专精的领域进行探索。“他们做得很精,有创新有专业,希望用自己独一无二的价值来取胜。中国的国情不太一样,当然我们有许多技术与服务相当领先的金融科技公司,但也有大量的公司是采用群雄并起、大量复制的模式。”

 

  “而且,风险管理不只是涉及到数据和量化分析,许多复制的人只是处在‘怎么做’的阶段,还需要从‘知道怎么做’上升到‘为什么’和‘做什么’。”林晴表示,“中国在实际应用层面上还需更成熟。”

 

  “中国的知识产权与专利保护还待改善,一些恶性竞争导致中国的许多金融科技公司壁垒很低,这样一来,你做我也做,大家都在粘贴与复制。这是金融科技领域中国和美国创业公司最大的区别。”林晴表示,“当然,事情的发展规律是分久必合。中国这些数目庞大的公司中会有很大数量被淘汰,经历并购整合后,一定是剩者为王。”

 

  但林晴也认为,与欧美相比,当前中国对风控的认知从理念上来说并不落后,而且在数据应用上处于领先地位。“我们缺少的是实际经验和规范。特别是在经济周期中和环境恶化下的管理经验。这些需要时间的积累。”

 

  7月1日,中国金融学会会长、中国人民银行前行长周小川做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高级金融学院建院十周年系列活动之“SAIF-CAFR名家讲堂”,就FinTech、BigTech、金融科技与金融政策的相互作用等热点话题做了深刻的解读和分析。

 

  “我非常认可他的一个观点,即金融还是金融,科技只是手段,不要混淆了二者的界限,不论中国还是美国的金融科技公司,最重要的一点是:金融科技必须遵循金融发展的基本规则,不要忘记初心。”

 

  这句话,林晴认为适用于企业,个人亦然。

 

  从1977年中国恢复高考,到在2%的录取率中考取清华大学;从被国家选派至美国读书,到留美30余年后回国;从评分建模工作做起,至一步步管理全方位信贷风险成为美国信用卡及消费金融业界的少数几位华人领军人物之一,林晴始终觉得自己非常幸运。对于“华人风控圈的最高成就者”这类赞誉,他淡淡略过,“入行早,有幸管过几个大的portfolio而已。” 

 

  而一切,都与时间、与专注相关。


责任编辑:郭银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