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台山洋楼群的百年寂寥

叶克飞  2019-12-04 10:06:13

至于那回不去的故乡, 历经岁月沧桑,唯有洋楼留痕


  相比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广东开平碉楼,邻近的台山洋楼可算是养在深闺人未识。

 

  台山与开平同属五邑地区(旧时为四邑,指新会、台山、开平和恩平,后来加上鹤山,并称五邑),都是广东江门下辖的县级市。二者都是著名侨乡,台山更有“中国第一侨乡”之称。晚清时期,广东出洋者众,四邑地区尤多。他们在海外艰辛打拼,事业有成后便反哺家乡,为村中铺路修桥、开办学校,也难免有光宗耀祖情结,于是兴建新宅。

 

  这些新房子普遍中西合璧,融入西式的阳台、拱券、敞廊和山花等元素,将古希腊、罗马、文艺复兴和巴洛克等不同时代的西方建筑风格与岭南传统建筑结合,形成珠三角(尤其是四邑地区)常见的侨屋洋楼。

 

  台山华侨兴建洋楼之多,在国内首屈一指。根据2002年当地政府的统计数据,民国时期修建洋楼已超万栋,主要分两大类,一部分在圩集中,多为商用;一部分在村子中,多是住宅。

 

  台山人习惯称“墟”为“圩”,即集市。因侨资充裕,华侨又带回西方现代商业经验,所以旧时台山商业极其发达,大大小小圩集达百余个。即使是村内圩也极具规模,多由几十甚至上百座洋楼组成,兼容南洋骑楼风格,商号云集。县域内的一个个村落都能形成完整现代商业体系,在当时中国可算是独一无二。台山市中心的台城老街,更是有长达18公里的洋楼路段,无论洋楼数量还是长度都是南粤之首。

 

  村中洋楼以居住为主,独门独户,体量大于圩集洋楼,也不像后者那般密集聚合。它们散落于乡间,或别致柔美,或与碉楼结合,高大宏伟。前者以端芬镇翁家楼为代表,后者以斗山镇浮月村最为典型。

 

  台山村落的格局迥异于中国其他地方农村。当年华侨反哺家乡,采取集资入股方式,成立基金会,制定章程,统一规划后建设新村。村子模仿西方城镇格局,街巷间道路宽敞,村前有大广场。

 

  11月的台山正是丰收季,道路两旁都是金黄色稻田,村子散落其间。村民习惯于广场上晒谷,村村一片金黄色,煞是好看。驾车时一步一景,若是有心寻访,大可以每个村都停下来看看,探寻那些高耸而寂寥的洋楼。

 

  翁家楼位于端芬镇庙边村,是村中翁氏华侨所建。1927年,定居香港的翁家人请德国设计师出马,建成包括玉书楼、沃文楼和相忠楼在内的三栋西式别墅,还有两栋两层高的中西合璧式建筑,统称为翁家楼,现在是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翁家楼隐于庙边村村口处的林间,虽在路边,却仍显幽深。五栋洋楼都是钢筋混凝土结构,玉书楼、沃文楼和相忠楼的立面被当地居民形象地比喻为刘备、关羽和张飞。

 

  玉书楼之所以是刘备楼,是因为楼顶四角攒尖凉亭和下方“田”字型窗户组成一个“备”字。

 

  沃文楼的并列形立面像一个“羽”字,三楼以上外墙采用红砖,又似关羽的红脸。通往二楼大门的八字形阶梯,又会让人联想到美髯公。

 

  相忠楼大门弧形向右,正似“飞”字的右弯钩,故名张飞楼。楼顶那个拜占庭风格的圆顶凉亭,则像极了武将的头盔。

 

  相忠楼又称张飞楼,入口阶梯的弧线就像“飞”字的横折钩。

 

  最美的当属玉书楼,建造者采用了各种形状的花窗,从方形、圆形、矩形,到六角形和榄形,从厅堂到卧室再到阳台,看似随意拼凑,可无论从楼外还是楼内看都极具美感,而且内部采光极佳。

 

  玉书楼也是游人唯一可随意进入的一栋。站在其楼顶天台,乡间景致尽收眼底。翁家楼建筑隐在密林中,幽深而灵动。

 

  玉书楼曾被用作仓库、生产队办公室和牛棚,且闲置多年,但内部结构完好无损。无论是红毛泥墙面、铁艺门窗,还是地面上的彩釉砖和精美的花窗,都旧而不残。这些建筑材料当年都是由海外购置,施工也尽善尽美,方可屹立至今。

 

  据说,翁家楼的建造者是翁瑞正,号玉书,北大毕业生,后来留学美国,再移居香港。翁家人乐善好施,翁家楼旁的庙边学校也由其筹款兴建,是南粤地区最美的民国乡村学堂之一。

 

  翁家楼自落成后,就常处于空置中。翁家家大业大,翁瑞正的几个子女事业有成,常居香港,很少回来。据说仅仅在抗战时期,翁家人为了躲避战乱,才在这里短暂居住过。改革开放后,华侨政策落实,政府将房子交还翁家,但翁家后人也并未接管,只是由亲戚居住并代为维护。台山文物部门曾多次联系翁家后人,希望能代管翁家楼,以便通过政府力量进行文物保护,但一直未能联系上。

 

  不过翁家楼虽凋零,但因除玉书楼外都有人居住,还不算破败。台山有许多放在别处都可大书特书的洋楼,在这里却于乡间寂寞,甚至年久失修。所幸当地政府逐步推动洋楼保护,像洋楼聚集的浮月村,便是不收门票的好去处。

 

  翁家楼之玉书楼,其阳台花窗形状多变,采光极佳。

 

  位于斗山镇的浮月村仅仅是台山数百上千个自然村中的一个,可在乡间公路上驶过,老远便能见到一个个别致屋顶立于稻田之后。即使在村村可观的台山,也有第一眼抓住人心的魔力。

 

  这个如今仅有三百多人居住的小村,有15栋大型洋楼,建于上世纪初到30年代之间,都是八十多岁甚至过百岁的“高龄”,有中山阁、贤安庐、安雅庐、兰芳居、觉庐、蓁华居、恒安庐、仕庐、英庐、源庐、炯庐、鋈庐、煜庐、惠华居和国旗楼等。其中以1917年落成的惠华居最老,1936年的觉庐最“年轻”。

 

  当年台山乃至四邑人习惯称宅为“庐”,指仿照西方建筑建造的多层洋楼。华侨会在西方寻找设计师,将图纸带回家乡,再从海外购置钢筋水泥,自行建造。所以建筑理念极为超前,比如在中国人还很不重视厕所的时代,洋楼就已经有了多卫生间的设计。

 

  因为浮月村洋楼仍有人居住,所以较之开平碉楼保护更佳。即使是最老的惠华居,虽经岁月侵蚀,墙体遍布苔藓,但外观仍保持完好。当年浮月村华侨陈璋承有感于台山陈氏华侨中的佼佼者陈宜禧主持建造新宁铁路,也随之反哺家乡,建起这座惠华居,不仅仅是自家洋楼,也兼具碉楼功能,拱卫家乡。

 

  在我看来,村中最特别的洋楼当属贤安庐,为旅美华侨陈贤安于1927年所建。在一片黄色墙身中,它的红砖墙身最为抢眼,也因此被称作红楼。它造型别致,二楼的敞廊之上是梯形山花,山花后面的天台之上则有一座大大的四角亭,亭子的穹顶高高耸起,既像头盔,又有拜占庭教堂的风格,旧时洋楼之混搭风在它身上体现得最为明显。

 

  台山华侨修建洋楼往往中西合璧,既汲取西方建筑与文化精华,又不忘传统建筑之美。就如当年前仆后继走上留洋路的台山人,早早开眼看世界,不像同时代的许多中国人那样僵化守旧,而是形成了兼收并蓄的风格。

 

  浮月村洋楼大多以建造者的名字命名,但每座洋楼的主人都未在楼中终老,而是长眠于异国。作为第一代华侨,他们艰难打拼,终于改变了自身命运。至于那回不去的故乡,历经岁月沧桑,唯有洋楼留痕。


责任编辑:郭银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