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0日,江汽集团智能纯电车钇为3全球预售发布会在杭州举行。
钇为3是江淮钇为旗下首款智能纯电车型。作为一款开创性的产品,钇为3基于全球第二代纯电平台——DI平台打造,搭载了全球首款九合一电驱动系统与0热扩散蜂窝电池,组成了超强动力组合。
目前,钇为3共有405km以及505km两种续航版本、六款配置,起售价9.79万元。预售期间,通过官方小程序、直播间下定的前10,000名用户,还将获得五大尊享预售好礼。
上市发布会后,江汽集团股份公司总经理李明,江汽集团股份公司副总经理张鹏,江汽集团股份公司副总工程师、新能源乘用车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夏顺礼,江汽集团股份公司公司新能源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营销公司总经理汪光玉几位负责人接受了中国新闻周刊等媒体参与的专访,以下为专访实录,有删减。
中国新闻周刊:江淮钇为对于江汽集团有何战略意义?
张鹏:江淮汽车,拥有全系列的商用车和乘用车品类,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我觉得这点是比较重要的。而在全系列商用车和乘用车中,不仅有燃油车,还有混动和纯电产品。我认为,在传统燃油车向新能源车转型升级的过程中,钇为这个子品牌对我们的转型至关重要。它不仅是电动车,更是一个智能化平台,我们希望通过这个平台,打造智能、安全、舒适、颜值高的全新智能新能源产品,为全球年轻人,提供最好的技术,带来最好的产品,创造美好的人车生活,带来愉悦体验。这也是我们迈入一个新时代的标志。
中国新闻周刊:钇为3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底层支撑——DI平台,它的核心优势和不同是什么?
夏顺礼:十七年对电动化技术积累和智能化产业布局,是我们最大的优势和无限的价值。我认为,DI平台最大的优势,是我们已经懂得了什么技术能够满足大家的需求,什么技术可以超前做。如果技术不够成熟,你就去做,会付出无限的代价。目前,新能源市场最大的技术是安全,把这个问题解决了,我们就敢大规模化。而且江汽集团还有一帮长期专注于这方面的人才,他们也是江汽集团研发新能源17年来最核心的成员,他们的经验和积累,就是我们的最大优势。
中国新闻周刊:钇为和江淮旗下其他品牌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另外今天也听到了钇为开发一个空调,想问我们的技术生态,还有没有一些别的合作伙伴?有什么新的领域?这几年,江淮也宣布了和华为有合作,就这些合作,有没有体现在钇为这个品牌上?
李明:4月份,我们发布了江淮全新品牌LOGO。一方面,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个品牌想要长久,核心还是产品。基于对乘用车市场的多年探索,从和悦、瑞风,思皓,到今天的钇为,我们的确有了很多收获。我们LOGO回归江淮统一的JAC,也进行了艺术化设计。但一个企业,不仅仅让大家看到LOGO多么漂亮,最核心的还是产品,我们希望通过产品,吸引用户,给客户带来更好体验、更高性价比,从而打造自身竞争力。
智能方面,除了自己自研外,一定还要有合作伙伴。多年来,我们与大众、蔚来、华为、科大讯飞、地平线等企业合作,包括今天的美的空调,这些优质合作伙伴,可以在我们整个的生态链过程当中,为产品赋能。基于华为、科大讯飞的技术,用户在驾驶我们的产品时,使用感受非常丝滑,体验很好。当然了,随着下一步发展,我们还在持续扩充高科技朋友圈,一起为产品赋能。
中国新闻周刊:江淮钇为这个新平台未来还有哪些其他的产品规划?江淮未来是否会推出增程或者插混的产品?
夏顺礼:DI平台目前的规划,是让油车占主流的A级车这个最大规模市场,全面电动化。这几年,我们也看到了希望,经过高速发展,在相同体积和重量前提下,我们这个电芯,将可以带来800公里到1千公里以上的续航表现。另外,它的充电速度,基本上可以翻倍。在充电速度提高后,我们高速公路的快充设备建设也跟上来,这也是江汽集团目前的主攻方向。
未来5年,江淮钇为将基于DI平台,面向纯电A级车市场,打造4款重磅产品。首款就是钇为3,第二款是只纯电A级SUV,另外还会做智能纯电轿跑,可达800公里续航,这都是我们的主攻方向。
中国新闻周刊:对于钇为3的销量和市场表现有什么样的预期?江淮对于规模和利润的关系是如何考量的?
汪光玉:钇为3作为DI平台首款车,我们确实寄予厚望。作为一款A级车,我们的基本目标是达到月销万台。当然,今年汽车的确比较卷,有很多变化,我们积极面对。刚才,夏总讲了很多钇为3的硬核技术和贴心配置,所以我们也希望把价格定的好一些。同时我们还是希望带给用户更多实在,所以,我们讲规模和效益都重要。当下来讲,我们的基本考虑就是把这款车的规模做大。
中国新闻周刊:现在不少主机厂会把旗下的新能源品牌推到资本市场,江淮钇为有相关计划吗?
李明:其实,我们今天讲的这个钇威汽车科技公司,就是江淮汽车和地方政府,战略投资人,以及管理团队,共同设立的一个科技公司,也是一个混改公司。目前注册资本大概10个亿,成立专属于新能源乘用车的江淮钇为,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我们会根据公司发展,一方面,投入大量资金,进行产品的市场开拓;一方面,引入更多成熟人才,进行研发团队拓展。因为江淮本身就是上市公司,我们想通过钇威汽车科技公司自身的发展,走向资本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