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

呼唤更加开放的中日关系

徐方清  2018-04-19 09:51:35

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此次访日 是日中关系改善的一个重要标志

4月1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前右)在东京会见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图/CNSPHOTO


“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此次访日是日中关系改善的一个重要标志。”4月15日,与王毅举行会谈时一开始,日本外相河野太郎就给出了这样的评价。这并非只是客套的外交辞令。对于中国外长此番时隔9年后再次正式访日,以及此后中日高层进一步接触的安排,早已有舆论给出了预测。这种预测是近些年来的常态,但以“扑空”居多,只是在最近一段时间变得比较有谱。


从此次王毅访日的主要行程来看,除了与河野太郎举行了长达四个多小时的会晤外,中日两国外交部门的负责人还在4月16日上午共同主持了此前已经停摆了8年的中日经济高层对话。此番出席对话的官员中,中方还有财政部长刘昆、商务部长钟山等人,日方则有经济部长茂木敏充、经济产业部长世耕弘成以及国土交通部长石井启一等。


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即便“政冷”也会“经热”的常态不同,中日间在2012年日本政府推动所谓“钓鱼岛国有化”问题后陷入了“政冷经冷”的僵局,并在区域和全球议题上形成了竞争对峙趋热、协调合作趋冷的氛围。在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亚投行上,即便相比于很多远隔千山万水的欧洲发达国家,作为近邻、利益更攸关的日本在反应上要冷淡得多,疑虑也深重得多,反倒是在推动被认为是某种程度上意在“为难中国”的TPP(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一事上不遗余力。也是在这段时间,中日的全球第二大、第三大经济体位置算是基本上走完了互换的过程。


从政治、经济和心理上都经历过这样一段震荡和调适期之后,中日关系在起伏波动中出现了缓慢回暖迹象。2017年5月,日本自民党干事长二阶俊博率日本代表团来北京出席“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并向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转交了日本首相安倍晋三的亲笔信。这之后,不论是在经济层面还是政治层面,中日间的互动变得更加活跃,日方在中方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上也展现出了更积极、明确的姿态。与之相呼应,舆论对于中日关系回暖的期待值都明显提高,按照轮换原则应在东京举行的中日韩领导人会议以及中日高层互访的预测也频繁见诸报端。


在4月16日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明确回应称,“中日关系现在呈现改善势头”,王毅此访是对“中方对日方一段时期以来采取积极对华政策的回应”。华春莹还表示,希望中日双方保持沟通,共同努力为下一步高层接触、推动中日关系持续改善发展创造条件。


今年是《中日和平友好条约》缔结40周年,这无疑为中日关系已经形成的回暖趋势更进一步提供了良好契机。现在摆在双方面前的问题是,如何让这种趋势持续下去,如何从根本上去应对中日关系的脆弱性问题,避免起伏波动的幅度过大。


虽然加强中日间的高层互访和促进各个层面的交流合作,是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之道,但理解中日关系,还需要有更新的认识,进入更深的层面。


4月16日下午,王毅会见了一天之后就将开启访美行程的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安倍晋三在会见中提到,日方高度关注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宣布的中国扩大开放新举措,相信将有利于促进日中经济关系。


其实,更加开放的姿态对于干扰重重且这种干扰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除的中日关系来说同样重要。当然,这种开放不能只停留在口头层面,更应该体现在心态上和行动上。